疫情期間讀書書目記

...


疫情期間讀了十幾本書:

1.《紅與黑》43萬4千字

2.《罪與罰》48萬9千字

3.《被侮辱與被損害的》32萬8千字

4.《戰争與和平》120萬字

5.《傲慢與偏見》27萬8千字

6.《歐也妮·葛朗台》14萬8千字

7.《包法利夫人》28萬3千字

8.《綠山牆的安妮》24萬字

9.《失樂園》35萬字

10.《中共中央第一支筆》56萬字

11.《鼠疫》14萬8千字

12《查令十字街84号》2.5萬字

13.《高老頭》19萬8千字

共計468.1萬字。

...

《戰争與和平》上冊閱讀時間


這期間我讀的每一本書,都标有開始閱讀的時間和閱畢的時間以及曆時多少天。這一點是跟偉人學習的。

我讀書很慢,每本書上都有批批劃劃。采用的是簡單評點閱讀方法,有感受,有疑問,有贊歎,有不同觀點。

這是我數十年來,集中精力,讀書最專心、最耐心的幾個月。

可惜讀書效果不佳,讀過即忘卻大半;讀得也很辛苦,累得眼皮直跳。

越讀越悔恨年輕時候,精力充沛,眼力正好,卻不能坐下來靜心讀書,虛擲了無數韶光。

現時,燈前目力,遠非昔日可比,夜讀常常力不從心,眼發澀而模糊,真正體會到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在心底裡,多少次感歎:讀書要趁年輕啊!

年輕,精力充沛,記憶力強,思維敏捷,倘能博覽群書,親近大師,必受益匪淺!

可惜“年與時馳”,“意”雖未“與日”盡“去”,尚有志于學,然畢竟是“枯落”之身,“甚矣,讀書效果之差!”但即使是這微乎其微的讀書效果,我也不敢輕易放棄。

我常常以西漢經學家劉向《說苑》中的一個故事,來警示自己。

...


故事原典: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釋義:

晉平公一次問盲樂師師曠:“我已經七十歲了,很想學習,但恐怕太晚了。”師曠答道:“為什麼不點起蠟燭呢?”平公聽了很生氣:“哪有做臣子的取笑君主的呢?”師曠說:“盲臣哪敢戲弄君主呢?我曾聽說過,少年時好學,如同初升的太陽一樣光鮮明亮;壯年時好學,如同中午的太陽一樣熾熱似火;老年時好學,就像用蠟燭照明一樣,在黑暗中閃光。但是點蠟燭走路,與摸黑行走相比,哪個更好呢?”晉平公不禁贊道:“說得好啊!”


...

《戰争與和平》下冊閱讀時間


天命之身讀書,老眼昏花,思維遲鈍,真正感覺此時讀書,正像師曠所喻,其效果恰如“炳燭之明”,與旭日初升、正午驕陽相比,何其暗淡無光!

但不言而喻,就是這暗淡的燭光照明,也比在黑暗中摸索行走要強得多吧?

讀書自有其樂,讀書也自有其苦;其樂也,足以讓人流連忘返;其苦也,亦足以令人望而卻步!
讀書之苦樂,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