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我想對自己說!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最美的金秋十月還剩下最後一天,我由衷地對自己說一聲:“河南妞,好樣的,寫作路上你一直在突破自己。”
這個月與我平時安靜的生活相比,有了一些變化,但不變的是我碼字的激情。
在碼字的路上我從不用堅持說事,如果沒有對文字發自内心的熱愛,僅憑堅持輸出确實有點心累,就比如我們在職場,有多少人對所從事的職業熱情滿滿?不過是為了碎銀幾兩,堅持罷了。
而碼字而熱愛而寫,全憑那股熱情支撐着!
這個月我從熟悉的家鄉來到陌生的城市生活,千裡迢迢,路途遙遠,一路奔波而來。
因為我不喜歡用備用文,雖說私密的文章有一千篇,那都是過去式了;我喜歡每天熱氣騰騰的新鮮文字出爐,都是當日的所想所悟,已經所見所聞,那樣的文字才有感覺。
月初的那幾天一部分更文在行駛的列車上完成的,甚至在機場的候車廳裡完成的。不了解的人還以為我有繁忙的公務在身的,殊不知我就是一個文字愛好者而已,見縫插針敲一下心靈感悟而已。
陌生的環境總有一種漂浮不定的感覺,心不安定,碼字的狀态也不安靜,偶爾出去走走看看要預約,那碼字的時間就不受我個人控制了,匆忙中敲出的沒有靈魂,感覺都是大白字。不過,即便白字,也不影響我敲字的速度。
十月份在颠簸中敲出了20萬字,打卡發布的有16萬字,剩餘的幾萬字也許永遠都不會見天日,那是一段心路曆程的分享,沒必要人盡皆知。
敲字
我一直用電腦端碼字,雙手放在鍵盤上,瞬間就有了感覺,這也就是我把寫作認為是碼字的原因。
主要以系列文和故事文為主:
《拯救》:生活原型分享,根據主人公的狀态發展而更新。
《90後的婚戀觀》:每篇一個獨立的故事,分享生活中遇到的90後門的婚姻、戀愛的觀點和狀态。
《在路上》:從家鄉出發那一刻,每天用文字記錄當天的見聞和生活體驗,多半是外出的所見所聞分享。
《心路》:權當心情日記,偶爾分享,全部在私密狀态。
故事類:題目多半選自于群裡當天的題目,挑戰3000字打卡文,随心而寫。
碎碎念:偶爾寫一篇,收錄在《生活随筆集》裡。
我的性格有點擰巴,生活中除了幾個知心好友,其它朋友不多,即便是好友,咱也不能把生活中煩惱的事都吐給對方吧!于是用文字與自己對話,便成為了日常。
也不是每天時間都很充足,比如當天外出遊玩,回來後精疲力盡,真想倒頭就睡。
可是腦子裡那些所思所想,所見所聞即便閉上眼睛也在腦海裡回旋,與其睡不安心,還不如分享出來呢!
總體一個原則:想到的就寫出來,每天用熱乎乎的文字分享。
閱讀
這個月的閱讀狀态空前懈怠!
以前晨跑的時候,一邊跑一邊聽書,來回大約1個小時,兩不耽誤;而如今,準時準點一頭紮進廚房裡,自得其樂,就像一個女王在自己的城堡裡統治着鍋碗瓢盆,為自己所用。
不出門的時候,上午碼字,午休之前看幾篇鹽選專欄推薦的故事文,或者再浏覽一些其它的小短篇。
晚上散步的時候聽一會書,消遣消遣,若氣候有變化,選擇上下爬樓梯,自然就不能聽書,那才擾民的。
睡前看一會電子書,紙張閱讀為零,盡管有好多值得閱讀的書籍。
《蔣勳說紅樓夢》是我了解到的解讀最權威,也最客觀、更全面的版本。整本書480回,我才聽了18回,九牛一毛,任重道遠。
《大河東去》的作者阿耐同時也是《歡樂頌》的作者,本書從改革開放寫起,以私有經濟、國企和農村集體經濟三足鼎立的視角書寫的,很有時代感,也能和書中的主人公産生共鳴。
在微信閱讀上讀的,這個月的速度很慢,原本可以讀完的,可是制讀了三分之一。
書桌上擺上了《冬牧場》、《刀鋒》、《人間草木》等紙張書,一次也沒有翻開過。
這個月雖然碼子沒有靈魂,但數量還在;
聽書的進度有點慢,可是在廚房裡當了女王;
紙張書雖然沒有看,但是外面的風景盡收眼底,雄偉壯觀的萬裡長城留下了足迹,五彩山火紅的紅葉咱也拍了照,還有電影博物館裡感受到了電影時代的輝煌。
凡事有利就有弊,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既然領略了外面的世界,就要分出一部分時間吧!
看書中的東西少了,眼睛裡看的實體風景彌補了不足。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