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轼《江城子》賞析【原創】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鬓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以上這首《江城子》是北宋中期大文豪,詞壇大俠蘇東坡為悼念亡妻王弗所寫。全詞大意是:“我們一别已十年,陰陽相隔情難寄。當年你與我挑燈夜讀互訴衷腸,耳鬓厮磨柔情似水。這一幕幕刻骨銘心,終生難忘。不用思量,往日恩愛的情景自然就會浮上心頭。愛妻啊!你長眠在千裡之外的故鄉,卻丢下孤苦伶仃的我在異鄉漂泊。彼此的凄涼,到哪裡去訴說?如今的我,飽經風霜的折磨,閱盡了世态炎涼,早已是塵滿面鬓如霜,即使老天讓我們再度相逢,你也未必會認識我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又一次夢裡回鄉。我悄悄地走進故居,想給你一個久别重逢的驚喜,卻依稀看見你在窗前梳妝的樣子,是那樣的楚楚可憐。你蓦然回首,我們四目相對,千言萬語,一時竟不知從哪裡說起,隻能任由那思念的淚水,如決堤的洪水,默默奔流。自從分别後,每當夜裡一彎冷月升起的時候,我的靈魂就會飄到你的墳前。孤獨的你我,相見無門,欲哭無淚。那個長滿松樹的小山岡,你的安息之處,注定是我們年年月月痛斷肝腸的傷心之地。”王弗是蘇轼的結發之妻,四川眉山青神人。十六歲時,這位如花似玉的王弗與比她大三歲的蘇東坡喜結良緣。他們婚後的日子甜蜜恩愛。東坡《亡妻墓志銘》中曾深情地贊揚他的這位愛妻:“見轼讀書,則終日不去。”很有“紅袖添香夜伴讀”的情趣。王弗才貌雙全,溫柔體貼。她既是蘇轼生活上的賢内助,又是東坡的紅顔知己。在風風雨雨十幾年的夫妻生活裡,他們的日子過得幸福而美滿。但不幸的是,恩愛夫妻卻未能白頭到老。蘇轼這位秀外慧中的紅顔知己,竟于二十七歲的盛年之際突然病逝。一朝永别,魂牽夢萦。十年後的一個夜晚,蘇轼又做了一個夢。他夢見與亡妻往日耳鬓厮磨的甜蜜情景,醒來不禁潸然淚下。百感交集,浮想聯翩之時,蘇東坡作了這首著名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以此來追念亡妻,感懷世事。難忘的思念,别離的痛苦,化作了東坡筆下動情的文字。在他的《江城子》一詞裡,東坡時而低吟淺唱,如涓涓溪流細語呢喃;時而又對月長嘯,似激流奔湧淚雨如注。該詞沒有高深的文字,也沒有引經據典。通篇讀下來,通俗易懂、質樸自然而又真切感人。“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凄涼……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讀這首詞的時候,我們很難想象,那位懷抱琵琶,手拿鐵闆,放聲高歌“大江東去”的詞壇大俠蘇東坡,竟然也會有如此多愁善感又多情的一面。無情未必真豪傑。正是豐富多彩有血有肉,又是性情中人的蘇東坡,才讓我們對他更加的着迷。我想,這也是千百年來,他的作品被越來越多的後人學習模仿,乃至頂禮膜拜的魅力所在。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