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負責
《論語》中講.:“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
人與人之間,最忌諱的就是不知邊界,強行幹涉,如此隻會不歡而散,令彼此陷入困境。
若能聰明一些,及時停止,才是對他人最好的幫襯。
商人程峰在城裡做布匹生意,憑借着聰明的頭腦,爽朗的性格,生意做的聲名鵲起。
程峰有個弟弟,性格内斂,踏實穩重。
雖然在家務農,賺錢不多,但與妻兒的日子安穩幸福。
程峰看在眼裡,内心卻很是焦急,總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每次與弟弟相逢,都要對其教育一番,在程峰三番五次的要求下,弟弟終于離開家鄉,進城闖蕩。
可讓人遺憾的是:數月後,弟弟不但沒有賺到錢,還因壓力過大,身患重疾。
最終病發而亡,程峰雖後悔不已,但也無濟于事。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追求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也都不同。
若非要按自己的原則和标準,去要求和幹涉别人,隻會适得其反,打擾别人原有的幸福。
《莊子·外篇·秋水》有言:“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
人生的軌迹,命運的改變,隻能靠自己努力和參悟。
别人可以關心詢問,善意提醒,但不能強行介入,過度幹涉,否則換來的隻有厭惡與怨恨。
收起過度負責的心,少一點以己度人,多一點換位思考,才是是與人相處最大的尊重,才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