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平常心

自然規律是,人有生必有死。

「生」、「死」是人的常态下産物,就像黑夜就必定有白天。生死是每個人都逃不掉的。

中國古代有許多人祈求長生,反而弄得短命。

不少皇帝,為了長生不老而求仙供佛,其結果不是送了自己的命,就是害了他人的命。

李白有首詩,諷刺秦始皇。

徐市載秦女,樓船幾時回?
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伊索寓言】中說:

有個老人上山砍柴,把柴扛在肩上,走了很遠的路,又渴又累,就把柴擺在路邊歇腳,時不時說:「還不如死了就好。」

死神一聽,連忙跑來問他:「需不需要自己的幫助?」

老人并沒有要求死神把他帶走,反而說:「請你把那捆柴放到我肩上。」

出生了~不歡天喜地,
要死了~不呼天搶地。

老子崇尚一種自然的人生态度,

同樣也主張用平常心來對待生死,

認為一個人應該不貪生、不惡死。

無拘無束的來,無牽無挂的去,不忘自己從何而來,也不追求自己的歸宿。

事情來了不逃避,就欣然接受并予以應對處理。不用心靈智慧去損害道,不用人為的辦法去破壞天然。

生死由天,富貴由命。然生活唯積極态,向前看。
做人須熱情狀,使人舒服。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