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生日為什麼吃丫頭飯?藏了什麼玄機?榛子非關隔院砧
【 紅樓日月:連載17】
(接上文,湘雲醉眠芍藥,海棠春睡典故)
榛子非關隔院砧
2.1.5 寶玉吃飯藏玄機
在湘雲醉眠之後、香菱鬥草之前,寶玉有個異常行為:吃丫頭飯。
寶玉問襲人:“這半日沒見芳官,他在那裡呢?”為什麼在這麼多人裡惦記芳官一個小丫頭?然後不讓襲人去找,自己撇下衆人,巴巴地從芍藥圃跑回怡紅院去找,為什麼?到房中見芳官睡在床上,寶玉推他說:“快别睡覺!”是提醒讀者:别看的睡着了,這裡有隐情。
然後說晚上吃酒,芳官說“我先在家裡,吃二三斤好惠泉酒呢。”這話問題明顯:
一是惠泉酒前面出現過。賈琏護送黛玉從蘇州回來,與鳳姐對飲,乳母趙嬷嬷來了,鳳姐說:“媽媽,你嘗一嘗你兒子帶來的惠泉酒。”可見不是普通酒,即便在賈府這樣的富貴人家,都是可以作為好酒向人炫耀的。芳官說先在家裡吃好惠泉酒,能吃得起這樣好酒的人家,會窮到賣女兒當戲子嗎?
二是古時小戲班,都是收十歲以下的孩子。芳官被賣前,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女孩,能吃二三斤好酒,正常嗎?
芳官的飯送來了:一碗蝦丸雞皮湯,又是一碗酒讓清蒸鴨子,一碟腌的胭脂鵝脯,還有一碟四個奶油松饟卷酥,并一大碗熱騰騰碧熒熒蒸的綠畦香稻粳米飯。
芳官吃了。寶玉聞着香,也吃了些。寶玉可是從筵席上剛下來,卻吃丫頭飯!剩的小燕又繼續吃。
寶玉提醒讀者别睡覺,又用這麼明顯的異常做提醒,作者要告訴我們什麼?把寶玉吃的這頓丫頭飯仔細分析一下,再跟前面一對照,發現跟筵席上玩的遊戲居然有對應關系:
1)射覆:老,圃,藥,芍:芍藥圃。
2)射覆:人,窗,雞,埘:雞栖于埘。
3)落霞與孤鹜齊飛,風急江天過雁哀,卻是一隻折足雁,叫的人九回腸。這是鴻雁來賓。
黛玉又拈了一個榛穰,說酒底道:
榛子非關隔院砧,何來萬戶搗衣聲。
4)李纨、岫煙射覆:瓢,綠,射中:尊,瓢棄尊無綠。
5)奔騰烹湃,江間波浪兼天湧,須要鐵鎖纜孤舟。既遇着一江風,不宜出行。
湘雲揀了一塊鴨肉呷口,見碗内有半個鴨頭,遂揀了出來吃腦子。
湘雲說酒底:這鴨頭不是那丫頭,頭上那讨桂花油。
6)寶钗、寶玉射覆:寶,钗,射中:玉,敲斷玉钗紅燭冷。
對應寶玉吃的丫頭飯:
A=2)雞:一碗蝦丸雞皮湯。
B=5)鴨:又是一碗酒讓清蒸鴨子。
C=?)一碟腌的胭脂鵝脯。
D=?)還有一碟四個奶油松饟卷酥。
E=4)并一大碗熱騰騰碧熒熒蒸的綠畦香稻粳米飯。
F=6)玉:寶玉本人在吃飯。
對E=4)解釋下:李纨的稻香村,和綠,對應“綠畦香稻”。
而C和D看不出直觀的對應,再看他們吃的結果:
芳官:湯泡飯吃了一碗,揀了兩塊腌鵝。即:湯泡飯,鵝。
寶玉:吃了一個卷酥,半碗飯泡湯一吃。即:湯泡飯,卷酥。
小燕:把剩的一頓吃了,又留下兩個卷酥,說:“這個留着給我媽吃。”所以小燕是從剩的角度描述:吃了後,留下兩個卷酥。
寶玉和芳官、小燕吃的結果,是在強調:鵝、卷酥,正是C和D。
鵝:“【爾雅·釋鳥】舒雁,鵝。【李巡曰】野曰雁,家曰鵝。”
所以C=3),鵝,就是過雁哀、折足雁、鴻雁來賓的“雁”。
這個酒令,是湘雲赢了寶玉,黛玉替寶玉說的,明顯說的是湘雲:“落霞”,霞是湘雲,枕霞舊友。
黛玉拈了一個榛穰,說“榛子”,穰是子,也符合此字義。
而且,黛玉說,此“榛”不是搗衣砧的“砧”,那是什麼“榛”?崇祯的“祯”。黛玉拈的榛穰、說的榛子,說的是崇祯子:湘雲。
在這回末,香菱的小丫頭臻兒來找香菱。香菱、臻兒,與湘雲、榛子,異曲同工:崇祯子。臻兒,榛子,是巧合還是故意設計?
鴻雁:鴻是雁,也是大,符合湘雲是太子,崇祯四子中最大的。
黛玉說的“風急江天過雁哀”和“砧”,典出陸遊的詩句:“風急江天無過雁,月明庭戶有疏碪”,碪同“砧”。本來風急無過雁,湘雲卻“過雁哀”,注意下句“月明”,連起來是“過雁哀月明”,哀明。
黛玉問讀者“何來萬戶搗衣聲”?“何來”明顯強調來源、典故, “萬戶搗衣聲”典出李白的《子夜吳歌·秋歌》,全詩如下: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還是射覆,黛玉說的是“長安一片月”,“何日平胡虜”!
“良人罷遠征”,也呼應前面“雞栖于埘”的《君子于役》。
現在隻剩下最後一個菜:D=?)還有一碟四個奶油松饟卷酥。
明顯把“松穰”錯寫為“松饟”,“饟”是“饷”的繁體字。還是用錯誤提醒讀者的慣用手法,說明這個菜很重要,隐真事。
“松穰”以前出現過:41回,在進栊翠庵品茶之前,賈母等用點心,有一樣是松穰鵝油卷,也是卷酥,區别是鵝油,這裡是奶油。所以此處“松饟”應為“松穰”。賈母本不餓,可以不吃,但特意把這個“松穰鵝油卷”拿起來,向讀者晃了一晃:“賈母揀了一個卷子,隻嘗了一嘗,剩的半個,遞與丫嬛了。”也是剩下了,給丫嬛吃了。
别把這些都看作啰嗦的廢話,《紅樓夢》就是在家常活動中表現“懷金悼玉”。賈母是提醒:讀者你到底有沒有認真在看書?看清楚:卷酥,鵝,松穰!
黛玉用“榛穰”,已為讀者舉例過了,說是“榛子”,所以“松穰”是“松子”。榛、松都是木,榛子、松子都是“木之子”,林黛玉之子,崇祯共有四子。
所以黛玉拈了“一個”榛穰,還不能代表“一碟四個奶油松饟卷酥”,這個菜是奶油卷酥,四個,都是松子,正是崇祯四子。
遊戲裡還剩一個未匹配:“1)射覆:老,圃,藥,芍:芍藥圃。”射中的“芍”字正是崇祯之子。可崇祯有四子,為何在寶玉生日隻出現了湘雲、香菱兩個?都出現了:“原來是翠墨、小螺、翠縷、入畫、邢岫煙的丫頭篆兒,并奶子抱着巧姐兒,彩鸾、繡鸾八九個人,都抱着紅氈,笑着走來”拜壽,巧姐藏在衆人之間,也來拜壽了。妙玉的字帖“檻外人妙玉恭肅遙叩芳辰”當天也到了,誰接的?四兒!就是那個“姊妹四個”的四兒。四兒明顯在提醒讀者:姊妹四個,全了。所以這四個蓮子,與最後這個菜正好匹配:
D=1)還有一碟四個奶油松饟卷酥。
誰要說“一碟四個”是“一爹四個”,小心被人罵牽強、胡說,你看我就不說。
小燕吃了,留下兩個卷酥,說:“這個留着給我媽吃。”意思是:
四個松子,留下的,隻有兩個:隻有兩個活命!
留下兩個,“留着給我媽”:不知作者寫到這裡,流了多少淚!
這與前文解的“白首雙星”能相互驗證:隻有隐居的太子和永王活到白頭了。
這也驗證了前文“老、圃”的射覆“藥、芍”,我們用“芍藥圃”和探春說的“兩射一覆”來理解,射中“芍”,解讀出蓮子,是湘雲醉眠芍藥之因,與此處的“四個松子”都在說崇祯四子,完全符合。
誰要說這個解讀不對,過分了,牽強了,那麼隻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這麼巧合?
寶玉吃飯就正好對應到每個遊戲,總數、每個都能一一對應,不隻雞、鴨、鵝這麼湊巧,一碟四個松子卷酥就正好對應“芍、藥、圃”的射覆,“芍”字正好就是黛玉芙蓉的“蓮花之子”。妙玉的字帖偏偏就是那個“姊妹四個”的四兒接的,四個松子卷酥偏偏要留下兩個。寶玉吃飯前就偏偏要說:大奶奶、二奶奶、三姑娘、四姑娘,把一、二、三、四都說一遍。然後讓我相信,這些純屬巧合,不是紅樓作者的有意設計,除非我沒有獨立思考能力!
整體看下,寶玉吃丫頭飯的之前和之後:
之前有個不用寫的小事:四姑娘屋裡的小丫頭彩兒的娘,是園裡伺候的人,嘴不好,要攆出去。林之孝家的來回探春,探春問了兩句幾乎一樣的話:“怎麼不回大奶奶?”“怎麼不回二奶奶?”這兩句問話,因格式、腔調都一樣,就把“大”、“二”兩字凸顯出來了。這是作者有意把一、二、三、四全點出來了。
怕讀者沒注意到探春是三姑娘,黛玉特别向讀者提醒:“三丫頭是個乖人。”
再說,既然說明了是園裡伺候的人,這關四姑娘惜春什麼事兒?繞着彎要說四姑娘,還要讓讀者看出來是故意繞着彎,讓讀者自己去思考為什麼繞彎說四姑娘。高明!這也是紅樓作者常用手法。
再看之後:突然說到“五兒”,寶玉說“明兒直叫他進來罷”,可實際上“五兒”并沒進怡紅院。還是在提醒崇祯四子的“四”,像随後襲人舉例說的“拿三撇四”、“七死八活”。看《紅樓夢》,要靈醒!别說五就隻看到“五”,想不到“四”。前面說的異常話“吃二三斤好惠泉酒”,這裡又很突兀地說“五兒”,難道您還看不到“四”?
然後碰到襲人、晴雯二人,寶玉的表現:“将方才吃的飯一節告訴了他兩個”。告訴他兩個,沒告訴讀者您嗎?這明顯是重複強調。
晴雯用手指戳在芳官額上,說:“什麼空兒跑了去吃飯?”晴雯的手指沒戳在讀者額上嗎?
2.1.6 湘雲名由來
湘雲之名:湘,潇湘館、潇湘妃子之“湘”,從黛玉;雲,從龍。
未完,連載【紅樓日月】
(點擊正文前的頭像或賬号名,進入連載目錄)
- 上一篇 鄭旦
- 下一篇 魂兮歸來第267章·妙千韻失蹤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