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故事:遭到報應了的獵人
一座大山的山腳下有一個獵人,每天,他都扛着獵槍上到山上打獵。他的槍法很準,無論是天上飛的,還是地上走的,隻要他看見了,活口都很難剩得下。而且,每次出去,他總能收獲着回來,十多年來,被他殺害的動物,可算是不計其數了。
獵人住的地方,除了他外,人們出于愛護動物,盡管知道打獵賺得的錢不少,但都還是做起樵夫了的行當,靠上山砍個柴,來點微薄的收入。于是呢,獵人打獵的行為,讓誰厭惡誰厭惡。勸說也勸說過很多次,但無論誰對他勸說什麼,怎麼勸說,從來都勸不進去,用一點都沒有。那樣一個人,很多人斷言,總有一天,他的報應會來的。
“看你們說的,都很善良,還想起了動物的傷痛來了呢。難道你們沒想過,老虎吃了野狼,野狼吃了狐狸,狐狸吃了兔子。野狼的傷痛,老虎有想過了嗎?狐狸的傷痛,野狼有想過了嗎?兔子的傷痛,狐狸有想過了嗎?”每次誰的勸說都好,要是他聽得不耐煩,都會用上這樣的話,給回拒了過去。
一天,獵人照舊上到了山上打獵,那次,他打到了一隻猴子,挂在槍上扛着,走在回山下的路上。猴子的一條胳膊被打中,受着傷,樣子看上去,很是痛苦。
半路上,山腳下住着的一個樵夫砍完柴,回來的路上,遇見了獵人,一看那猴子,心裡很是同情,于是問他:“這猴子,你是要把它……”
“還能怎麼樣,當然是……”獵人回過頭,看了看猴子,邊興奮地說着,邊伸直一隻手,比劃出一個“宰”的肢體動作。
猴子很有靈性,獵人的話和肢體動作裡要傳達的意思,它似乎也很明白了,于是拼命地掙紮,想逃脫掉,但怎麼也逃脫不掉,最後,眼裡充滿仇恨,怒視着獵人。
“它很絕望,趕緊放它走吧!”樵夫對獵人說。
“到手了的獵物,哪有放走的道理!”獵人回答,接着又用力地扯了扯獵槍,痛得猴子直叫了起來,眼裡滲滿了淚液。
“我買下這隻猴子!”樵夫看不過眼,對獵人說。
樵夫掏出身上所有的錢,還把肩上的柴都給了獵人,獵人才答應了下來。
獵人錢收了,扛起了柴,邊走邊嚷道:“嘿,還是打獵好,錢來得快,勁又不用怎麼費。像砍柴的樵夫,得熬什麼時候,這家才養得起,這口才糊得起呢?”
樵夫堅持自己為人的底線,獵人的話,他既不氣,也沒動心,連忙把猴子受了傷的胳膊包紮好,帶回了家裡。等猴子的傷勢完全愈合,樵夫又來到了山上,把它放走了。那一刻,猴子眼裡充滿了感激,爬上了樹,不住地回過頭好幾次,看着樵夫,似乎要把他的樣子永遠印烙在心裡一樣。
樵夫還是樵夫,還是砍着自己的柴,獵人還是獵人,還是打着自己的獵。不同的是,樵夫的心是善良的,本來就窮,還花了錢救了一隻猴子,而獵人呢,即使知道打獵傷害了動物,但為了利益,也還始終堅持着那個行當,誰的勸說都聽不進去。
終于一天,大雨突然下了起來,把樵夫和獵人都阻隔在山上,下不了,依靠在了一起。大雨中,獵人的獵槍火怎麼也打不上,于是他的威風,怎麼耍也耍不起來了。
突然“撲通”一聲,好幾隻猴子往樹上跳了下來,把樵夫托起,帶到了附近一個大樹洞裡躲着,免受了大雨的罪。要知道,那好幾隻猴子裡,其中的一隻,不差不錯,正是上次獵人要殺害的、最後被樵夫救了的那隻。說回獵人,那隻猴子能忘了他嗎?不能!隻見那隻猴子咬緊牙關,一步一步向獵人逼近着,眼裡充滿仇恨,怒視着獵人。
猴子那時的目光,獵人一看,嘴唇禁不住發起抖,聲音也鎮靜不住了:“這……這……這不是上次……”
獵人明白得太晚了,又有好幾隻猴子跑了過來助威,一推把獵人往陡坡下推了下去,最後掉在了一個深谷裡了。
被猴子報了恩的樵夫回到山腳後,山上發生了的事,前前後後他都告知了人們,人們都禁不住贊揚了他,而當初他們的斷言,也都不由地想了起來。斷言應了驗,像獵人那樣一個人,總有一天,報應該來的不免會來的。
“老虎吃了野狼,野狼吃了狐狸,狐狸吃了兔子,它們誰也不會想到誰的傷痛,動物有靈性沒靈性不說,但我們人,即使在利益面前,為人的底線必須得有。而要善良,還是不要善良,自己也可以選擇得了。”想着獵人十多年來殺害的動物,又想到他遭到了的報應,一個堅持做着樵夫,靠砍着柴、收入微薄的人歎息着說。
- 上一篇 他
- 下一篇 漫畫全球史005:小強傳之蟲族的興起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