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過不諱
東漢末年,田豐是袁紹手下最重要的謀士之一。
官渡之戰之前,劉備奇襲徐州,曹操揮軍東征。
田豐建議袁紹偷襲曹操的大本營許昌,因為曹操是他争奪天下的最大對手。
袁紹不以為然,把這個建議擱置了。
後來他又建議袁紹聯合天下諸侯,内部以農耕儲備力量,外部對曹操地盤進行不間斷地襲擾,用不了幾年就能把曹操拖垮,不戰而勝。
可是袁紹根本不聽,田豐不斷谏言,最後被惱羞成怒的袁紹關到了大牢裡。
官渡之戰兵敗後,有獄卒跟田豐說,大人您對官渡之戰的預想很正确,主公這個時候肯定知道自己錯了,會放了您的。
田豐苦笑道,如果我錯了,主公也許會放了我,如果主公錯了,他一定會殺了我。
果不其然,袁紹兵敗後,羞于承認自己的錯誤,立馬殺了田豐。
心理學上有個說法叫:
不穩定的高自尊。
意思是一個人把自尊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之上,一旦感覺别人說他不好,對他不恭,就會心态失衡。
這樣的人,一旦折損了他的面子,他就要千方百計地找回來。
境界高的人則不避諱過失,大大方方正視自己的問題。
1985年,莫言帶着小說《紅高粱》轟動了整個文壇。
他從籍籍無名的小作家,變成了文壇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榮譽撲面而來,莫言也開始浮躁。
他寫小說時越來越喜歡炫技,遣詞造句也變得晦澀難懂。
很多評論家礙于他的地位,不敢多說什麼。
但這時,好友朱向前看不下去,直接寫了一篇8000字的長文批評莫言。
文章一經發出,就在評論界引發熱議。
後來在一次研讨會上,兩人偶遇了。
莫言徑直走向朱向前的位置,誠懇地說:
你的那篇文章我看過了,寫得挺好,當然也是對我有啟發有教益的。
以後,你還要多批評。在大庭廣衆下,自揭己短,可見莫言的胸襟。
越是文過飾非,越會被人看輕。
敢于認錯,往往就是一個人強大的開始。
- 上一篇 《素問》—— 第二十六篇 八正神明論
- 下一篇 随筆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