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生喬木 長遠寄關山 ---讀《哈達獻給您》有感
猶記那日,我正從珠峰大本營盤旋而下,天空遼遠曠淨,高原之路蜿蜒如練。在西藏的每一天,眼睛、心靈和身體的震撼和洗禮,時時刻刻刷新着我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渺小個體的審視。
長遠發來一篇文章,未及細看,接着又蹦出一句:“姐,我援藏了,明天到日喀則,有時間我們可以碰面呢!”着急地想要問究竟,信号卻時斷時續,後來才知他對口支援的是日喀則,為期三年。他抵達的那天,我卻已回到拉薩,很遺憾,這場山東和江西在高原上的會晤終是擦肩而過。
認識長遠八九年了,初識于一位編輯的作者群。他遠在山東,筆名喬木,文如其名,淳樸厚重大氣磅礴,胸懷天下又無時無刻不透露着對故園鄉土的深情眷戀。中文科班出身,卻勤奮異常,令随性懶散的我深為敬佩。以文交流逐漸熟絡後,才知他小我一歲,也在衛健系統,若是同省該叫領導,他坐台上講話我坐台下鼓掌那種,以我這般清冷性情大概無緣攀附,幾無可能有交集。而他似乎并不自知,毫不吝惜對我粗陋文字的欣賞和鼓勵,這份交情淡淡如水流淌至今,實在幸自齊魯漢子的至情至性。
換了手機,不記得他到日喀則具體是哪天,拿到《哈達獻給您》一書,我立馬找到了那個日子,2019年7月1日,長遠是黨員,這一天便有了雙重的特殊意義。這一天,高原上來了一位普通的黨員,他将和一群白衣戰士們,在其後的1000多個日夜裡,經曆身體的磨砺、親情的思念、人性的考驗、精神的升華,無畏生死,不計得失,“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長遠的這三年,從接棒重任,灑淚揮别,克服重重困難開展工作,遠離故土的兒女情長,直至奮鬥之花結出碩果,對第二故鄉西藏的依依惜别,我始終牽挂着他的腳步。長遠的文字,化作一幀幀畫面,讓讀者領略巍峨澄澈的聖地之美,古樸粗犷的風土人情。長遠的文字,是每一滴汗水、每一個腳印的深情銘記,那些普通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最真誠的贊美。有位作家說過,記錄與書寫是人類抵抗遺忘、抵抗喪失的方式,在這個信息如海、快速遺忘的時代,《哈達獻給您》這部報告文學委實是一份淨化靈魂、堅定信仰的功德,一份記載援藏精神、傳承援藏精神的财富。
掩卷仍難自禁,為長遠的純粹與堅韌,那些付出和承受,我以為我都知道,原來還有那麼多不知道。
身為女兒和母親,我知道他不能盡孝和盡責的遺憾與愧疚,卻不知他在面對可能的死亡威脅時,已做了最壞打算,揮淚寫下“遺書”的那個夜晚,是怎樣的輾轉難眠。而幼女生病他無能為力,妻子與病魔抗争他無法陪伴,這位鐵打的漢子也隻能在恐懼不安中祈禱,讀到這裡,我潸然淚下。
身為醫務人員,我知道新建和改造院區、增加編制、在偏遠地區建立精神衛生防治體系、創建“二甲”等等樁樁件件的繁複和艱巨,卻不知大到政策争取、統籌規劃,小到科室組建、制度制定、人員協調,甚至每一位成員的身體狀況,他都要事無巨細關照周全。連他自己都說,這樣的工作強度,在呼吸帶喘的茫茫雪域,在不适宜奔跑的莽莽高原,幾乎是在玩命地幹。
身為寫作者,我知道那種孤獨、困頓,枯坐燈下,殚精竭慮,推敲琢磨,卻常常是無人喝彩,還要面對靈感枯竭咬破筆頭無一字的沮喪和挫敗。寫作是耗氧量很大的腦力活動,我在西藏的那些天,因為缺氧整天混混沌沌,不要說落筆成文,連正常的理解和表達都要遲鈍許多。真不知長遠如何能做到在高原依然筆耕不辍,除了工作就是寫作,他寫天、寫地、寫人、寫情,他激情澎湃、文思泉湧、情牽兩地、洋洋灑灑。或許之前的寫作是習慣、是傾訴、是一種生活方式,書寫的過程溫暖了生命深處的悲涼,而在藏地的日日夜夜,寫作于長遠更是一種責任,他感動、感激、感恩,他堅信,把普通人的聲音留下一點點,就會特别動人。
我翻看朋友圈,從2019年7月開始,遙遠的西藏,熱情的長遠,和他的文字,回憶如潮水滾滾而來。
2019.7.6 《遠行》
他寫道:“丈夫非無淚,不灑别離間。既然選擇了遠方,就要風雨兼程。”
還記得那次他攜妻将兒下廬山來昌,我們一起登滕閣臨贛水,海昏寶藏金光閃耀。那時米多還在媽媽肚子裡,現在一歲多了,她的爸爸要出發去遠方,為這太平盛世負重前行。家之脊梁,亦國之棟梁!
2019.8.10 《日喀則的夜雨》
他寫道:“夜雨不疾不徐地下着,思緒随着夜雨繼續飄搖,飄到遙遠的家鄉去。”
“美麗聖潔的高原背後還暗藏着猙獰,讓人防不勝防,就像日喀則的夜雨,來得悄無聲息,毫無征兆。”
“一夜雨潤,那些紮根高原的植物愈發生機勃勃,那些扮靓高原的小花愈發絢麗多彩!”
彼時長遠入藏已月餘,思鄉難遣,身體尚未适應高原環境,面對未知的兇險,寫下了堅定的信心和無畏的勇氣。
2019.8.21 《隔着屏幕伴你成長》
離開女兒五十多天了,他寫道:“爸爸不圖什麼,隻因為爸爸是個共産黨員,要對得起這個稱号。”
“等你将來懂事的時候,一定不會怪爸爸,因為爸爸愛你,也愛我們的國家。”
鐵漢柔情,這是援藏父親對小女兒的情話。
我自然而然地認為,共産黨員應該就是像他這樣的,執着勇毅,從不懷疑自己的信仰,而我們,也從不懷疑對他的信賴。
2019.10.8 《我的援藏觀:與其苦熬,不如苦幹》
他寫道:“于援藏醫療隊而言,日喀則人民對健康的追求就是我們要幹的工作。”
“能夠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到國家的成長和民族的進步中,對個人而言,是一件多麼幸運、多麼有價值的事情。”
2019.10.14 《日喀則的秋天》
他寫道:“日喀則的美,美在自然,美在山川,美在人們的心裡。隻有深深地熱愛這塊土地,去發現她的美,這裡才會真正成為眼睛的天堂、靈魂的牧場。”
他和戰友們已經把這片聖地當作第二故鄉,驕傲地展示她的美,熱情地推介她的美,俨然已是日喀則的好市民了。
2019.12.21 《日喀則的月亮》
他寫道:“日喀則的月亮離我很近,比内地近了三千八百米;我離自己的家鄉很遠,從日喀則到我的家鄉隔着八千裡月光。”
“月光下,日喀則燈火祥和。此時此刻,我腳下便是可愛的中國。”
沒有一個人後悔進藏的選擇,他們把思念藏在心底,默默忍受着身體的折磨,迫不及待地投入工作中,用實際行動回答“進藏為什麼,在藏幹什麼,離藏留什麼"。
2020.3.19 《珍貴的牛糞》
他寫道:“一塊普普通通的牛糞,因其價值實現得淋漓盡緻,才被藏族同胞視為珍寶。我們援藏人也隻有在有限的時光裡把作用發揮到極緻,人生才能無悔無憾。”
2020.12.19 《日喀則先心患兒救治手記》
在晉米多吉的生死攸關時刻,他寫道:“為了這個孩子,我必須讓專家放手一搏,成功更好,不成功,天大的事我頂着。”
“再多的苦,再多的累,和三十二條鮮活的生命相比,又算得了什麼?”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沒有一句華麗的話,隻看到頂天立地一個“人”字。
2020.12.27 《愛在日喀則》
他去看望接受先心病治療後的德吉央拉,寫道:“我一把将孩子抱起來,那一刻,感覺就像抱着自己的女兒一樣。這門親戚,我們做定了。”
2021.8.14 《枕着亞東溝的濤聲》
他寫道:“從洞朗回來,亞東溝濤聲依舊,當晚睡得更加香甜。歲月靜好,正是有那些可愛的邊防将士們替我們負重前行。”
殊不知,他也正是替我們負重前行的一員啊!
2021.8.29 《“ 高光時刻”的背後》
他寫道:“面對高光時刻,所有援藏幹部自豪之餘,更多的是坦然與淡定。踏實付出是對生命、對組織、對高原、對人民最好的回報,健康活着是對自己、對家人最好的回報。”
榮譽屬于英雄,真正的英雄卻從不需要榮譽。
2022.4.13 《西藏,讓我再看你一眼》
離開的日子越來越近,他寫道:“每每走在高原大地上,我都會深情地、貪婪地凝望着眼前的山山水水、花草樹木,總也看不夠。”
“我知道,我已經深深地愛上了西藏,西藏已經在不知不覺中住進了我的心房,已經在潛移默化中融入了我的血液。”
他在那邊熱土難離,我在這邊由衷地為他高興。一晃三年,漂亮的米多快五歲了,哥哥也快高考了,而我們與新冠病毒的鬥争竟也持續了近三年,長遠老弟終于要回家了,安全地、健康地回家了。他的奮鬥、他的奉獻,西藏的高天厚土可鑒,而那個家也需要他。
三年難忘援藏路,誕生了我國醫療援藏史上第一部報告文學,真實而又平凡,才能鑄造出英雄、先鋒,《哈達獻給您》是一部讓人靈魂經受洗禮的好作品,是長遠将工作與文學完美融合結出的碩果。心有猛虎,細嗅薔薇,作者用情、用心、用力,讀來動情、動心、動容,讓我們随着這位山東大漢筆下的豪情與細膩,走入雪域高原,回味那1000多個日日夜夜帶來了什麼,留下了什麼,改變了什麼,收獲了什麼。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