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經典《道德經》精讀心得筆記(50)
開心經典《道德經》精讀心得筆記(50)
本次經典導讀者:潘惠斌
開心經典,精讀精進,一起分享,共同成長!
大家好,我是潘惠斌,今天我懷着虔敬之心和大家一起繼續精讀中華傳世經典《道德經》(王弼注本)。
首先,讓我們放下一切瑣事雜務, 找一個自己感到舒适的位置坐下來……。 請大家閉上雙眼……,深深地吸一口氣……,然後 慢 慢地呼出來……,靜 靜地 聆聽自己心跳的聲音……。
讓我們再來一次, 深 深地 吸 一口氣……,然後……慢 慢地呼出來……。
好的,讓我們輕輕地睜開雙眼。今天我們接着昨天學習結束的部分,從第139面第1行開始精讀《道德經》下篇第五十章的内容。
《道德經》作為千古經典。不是一天兩天、一遍兩遍就能學懂弄透的。所以,我準備用終身的時間來學習實踐《道德經》的智慧。學習也和投資一樣,隻有你做了長遠的打算,你才會真正的靜下心來,抛棄眼前的利益。誠意正心,認真的從零開始,去細嚼慢咽地慢慢品味。剛開始先背下原文,可以先不求甚解,理解多少是多少,把自己當下的心得先記下來。因為經典中的要義前後是一貫的,很多玄妙的意趣是和通篇連在一起才能體悟的,可能你先前沒有弄明白的地方,會在後面自然地顯現出來。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很較真的鑽牛角尖兒,往往是人為地給自己設置了學習的障礙,最後很難堅持下去。
& 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道德經》(王弼注本)原文: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 以下是(王弼的注解):
王弼注:
出生地,入死地。
十有三,猶雲十分有三分。取其生道,全生之極,十分有三耳;取死之道,全死之極,亦十分有三耳。而民生生之厚,更之無生之地焉。善攝生者,無以生為生,故無死地也。器之害者,莫甚乎(戈兵)【兵戈】;獸之害者,莫甚乎兕虎。而令兵戈無所容其鋒刃,虎兕無所措其爪角,斯誠不以欲累其身者也,何死地之有乎!夫蚖蟺以淵為淺,而鑿穴其中;鷹鹯以山為卑,而增巢其上。矰繳不能及,網罟不能到,可謂處于無死地矣。然而卒以甘餌,乃入于無生之地,豈非生生之厚乎?故物,苟不以求離其本,不以欲渝其真,雖入軍而不害,陸行而不(可犯)【犯,可】也。赤子之可則而貴,信矣。
好的,今天我們先學習到這裡,明天我們将繼續接着精讀《道德經》第五十一章的内容。請大家提前做好預習,并将預習中的問題和感想整理記錄下來,以便于學習中大家相互讨論和交流分享,非常感謝大家的參與。歡迎大家在我的“開心本人”公号或在開心書茶會群裡留言交流,一起分享,共同成長!
- 上一篇 第二話 請多多指教
- 下一篇 俞敏洪:成為一個國際人才,需要做的準備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