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成年子女相處的最佳狀态:各自忙碌又獨立着

釋然的老公宋剛剛剛辦完退休手續,已經成家的獨生女兒英子便邀請釋然夫婦到她那裡小住,剛開始釋然和老公還有點猶豫:“你的意思還是你們兩個人的意思?”

女婿小凡随後就打電話邀請:“我們兩個都希望你們過來居住,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

想想也是這個理,自從女兒到外地上大學、後來又到外地工作,整整十年的時間,釋然夫婦和女兒在一起的時間掰着手指頭都能數過來。

既然孩子們邀請,那就過去陪伴孩子們一段時間吧!于是夫婦兩個安頓好家裡的瑣事,打點行裝便飛到了孩子們的身邊。


各自忙碌

孩子們提前把父母的卧室整理好,并貼心地給釋然準備了一個建議的書桌,床頭櫃上多功能插座也布置到位,滿足宋剛的各種電器同時充電的需求。

釋然第一時間占領了廚房,每天早晨給一家人做可口、簡單、有營養的美食,滿足孩子們的味覺和營養的需求。

英子吃慣了媽媽的味道,撒嬌要求:“媽媽給我帶午飯好嗎?”

“喜歡就帶呗,又不是沒有帶過飯。”釋然調侃道,其實那個特殊的春節,釋然陪女兒過年,被動在一起105天,一直給英子帶午飯的。

給女兒帶飯,那女婿呢?宋剛提醒女婿:“吃慣你媽做的飯不?”

“媽媽做的飯好吃,還有營養,我也想帶飯。”小凡也沒有客氣。

就這樣,每天早晨,釋然又多了一份準備做便當的事情,豆漿機、雙竈眼、電飯鍋齊上陣,一個小時的功夫準備得妥妥的。


孩子們出發後,釋然和宋剛整個白天的時間都是自由的。

上午釋然躲在卧室裡敲電腦碼字,宋剛指揮掃地機掃地、到社區打純淨水、然後在客廳刷短視頻。

簡單的午飯後,宋剛外出溜達,範圍以住房為直徑擴散;而釋然雷打不動午休,下午才出門散步,一邊走一邊聽書。

晚上孩子們多半都會加班,釋然都會等着孩子們回來,整點夜宵,有時候是一碗面,或者烤兩根腸,間或有點交流。


周末孩子們會安排一些活動,帶釋然和宋剛出去走走看看,品嘗當地的美食。

時間稍微久一點,宋剛便說出了内心的想法:“你們難得過個周末,安排你們倆的時間就好,我們想到哪裡去,時間自由,我們自己去。”

前一天晚上,釋然提前問孩子們的安排,考慮第二天早晨是否需要早飯。


各自獨立

英子在山姆辦了會員,好多東西都喜歡在山姆網購,包括蛋、奶、牛肉;家裡的大部分物品也喜歡網購,快遞來了,生鮮物品釋然拆開存放,其餘的物品他們自行處理。

小凡擅長購買電子等産品,分工明确,會商量,但不會幹涉。

而釋然和宋剛隻購買廚房消耗品,釋然喜歡網上買菜,雖然略顯小貴,但份量小,便捷、省時間,免去逛超市浪費的時間。

宋剛每天順着不同的路線遛彎,路過超市的時候,順便帶回一點鹹菜、鹵肉或者花樣小饅頭等等。


周六早晨,隻要英子和小凡沒有安排,睡懶覺是難免的,但釋然不催起床。

釋然和宋剛按時吃自己的早飯,生活依舊。孩子們起床後,釋然再做孩子們的飯菜,準備工作提前做好的,加工一下就好。


每周一次,釋然和宋剛去他們認可的那家超市,購買喜歡的蔬菜、水果,還有他們喜歡吃的零食,以及他們自己的必須生活用品。

孩子們網購的零食之類的東西,喜歡就品嘗,但不說教,畢竟兩代人有代溝:宋剛和釋然喝白開水和牛奶;而孩子們喜歡氣泡水和飲料。

但是他們有一個原則:看不慣,也不說,否則惹人煩。


相處幾個月,彼此感覺還不錯,英子目前嘗試着給爸媽申請居住證,還考慮着把醫保辦成異地醫保,被釋然和宋剛婉拒了。短暫住在一起無所謂,長期住在一起肯定不行:畢竟是兩代人,生活習慣不一樣、認知不同,住在一起時間久了,會有這樣那樣的矛盾。即便将來英子和小凡有了孩子需要幫忙,釋然和宋剛早就做好了準備:在孩子們附近租一個小房子,白天給孩子們幫忙,晚上回到自己家,彼此忙碌有各自獨立着。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