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麥田裡的守望者》有感

      “有那麼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裡做遊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賬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兒。我隻想當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這是《麥田裡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爾頓的夢想。

      接觸《麥田裡的守望者》是源于一個好朋友的介紹。剛開始是在家裡磨叽的時候用音響聽一聽。第一人稱的叙述就像是記流水賬似的,感覺這就是一個心理有問題的小孩嘛。(剛好這一段時間我又在學習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嘛。)

      幾天以後我們又聊到了這個話題,我就說了我的感受,然後他說你還是看書吧。當天下午就把書給拿來了。我用了半個星期就看完了,應該說還是有很多感觸吧。

      表面上整篇都是霍爾頓的一些唧唧歪歪,但就是這些唧唧歪歪的細節描寫讓人感覺很真實,霍爾頓的多疑 、幻想和逃避正反應了青少年這一時期的特點。這個時期是表現個性、自我意識的飛躍時期。一方面覺得自己成熟了,因為這個時候的他們無論心理還是身體都有很大的變化, 但是另一方面又逃不過社會這個大環境,逃不過本身他們就還是孩子,有很多事情都不能自由做主的局限, 所以身心的發展與社會的現實就有了矛盾沖突,而且他的心智的發展有時候會讓他看到社會上很多不美好的東西,但他内心又渴望這個世界是美好的,這就導緻了很多時候他的矛盾心理 ,然後做出了很多叛逆的行為。在世俗人眼中他就是個有問題的少年,但就是這些問題正顯示出他想追求的是一個真實的自我,而不是“假模假式”。心疼霍爾頓的無奈與寂寞。

      應該說每個人都曾懷揣過夢想吧,隻不過有少數的人很幸運,在他所處的環境中努力的找到了,有的受他所處的環境的影響,慢慢的丢掉了初心,成為了停止尋找的人,還有的在尋找的過程中彷徨着,迷茫着,就成為了騎馬瞎跑的人。也許霍爾頓就屬于這一種人吧,這既有現實與夢想的糾結,也有青春與成長的碰撞吧。

      應該說每一個青春都會有迷茫和不知所措的時候,霍爾頓的放縱隻不過是做了很多青春期的孩子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情。想想現在我們身邊還有多少不是為了“出人頭地,以便将來可以買輛混帳凱迪拉克”的孩子。他們之所以妥協,壓抑他們真實的自我,也隻是因為他們暫時還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更是離不開父母對他們經濟上的支持。

    我記得我兒子就曾經跟我表示過,如果不是在家裡他沒有經濟的話語權,或者說他自己有一個能養活自己的經濟來源,他都不會聽從我們的“安排”非得上個大學,拿個文憑然後找工作。作為媽媽,我真的覺得不好受,我成功的用經濟“要挾”到了兒子。

      也許如果我們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内心世界,有可能會發現滿世界都是“霍爾頓”。隻不過有的把自己藏起來了,有的逃到了網絡裡、遊戲裡。“霍爾頓們”在青春期的一個自我的表現,我們成人怎麼就不能理解然後與他們溝通呢?難道非得要逼迫他們掩蓋自己的内心,穿上馬甲,戴上面具才覺得是正常的嗎?

      但願我們每一個成人都能樂于來當這個守望者,讓孩子們在麥田這個大社會裡盡情的狂奔吧。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