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片梧桐葉許自己

那一個晚上,走在河邊。

梧桐葉從兩旁高大的梧桐樹上落下,蝴蝶一樣成群結隊,輕盈旋轉,簌簌有聲。

有的落在塑膠跑道,有的落在低矮的冬青樹枝桠。

好奇心起來,從地上撿起一片。

葉面脈絡清晰,筋節道道分明,我頭腦中突然冒出“故事嶙峋”四個字,但又覺得牽強附會,為賦新意硬凹詞。

再仔細看,梧桐葉棕黃,質地與紋理厚實細密,與我家早先做傘的桐油布簡直一模一樣。

如此一比較,則“故事嶙峋”用在梧桐葉上,似乎毫無違和,甚至恰如其分了。

桐油布傘與梧桐樹葉,部分重疊的宿命是風雨兼程,風雨越大,頭擡得越高,脊梁挺得越直。

養(冰)千日用兵一時,風雨是舞台,誕生于風裡雨裡的故事,豈能逃脫得了一個嶙峋?

除了風吹雨打之下形成的嶙峋,還有陽光播撒的铿锵,還有春風吹拂的柔軟,還有月亮撫摸的恬靜,還有雪花纏繞的缱绻,如此,梧桐葉的故事,怎一個精彩了得?于是,我把這片梧桐葉帶了回家。

今日擦拭桌面,留還是扔?不知拿這片蟄伏已久的梧桐葉如何是好。

翻找之前的圖片,這片樹葉來我家超過兩個月時間了,那時已經立冬,還是小雪将至?不看日曆,留下疑問吧。

離開枝頭超過兩個月,這片梧桐葉栖息我家,沒有樹身供養,身形有所消瘦,筋骨有所彎曲,但依舊像弓,張力滿滿,一副整裝待發的模樣。

打掃衛生,不知道如何安置這片樹葉,轉身一瞥,台燈老舊好多年,燈泡沒了,罩子沒了,頭頂這片樹葉,剛剛好。

梧桐葉蹲伏台燈,放進陽台玻璃櫥窗,陽光充足,風兒來去随意,還能供養多長時間?不去計算,随緣。

舊年隻剩下幾個小時,新年正闊步走來,眼下最應景的事,莫過于給未來一些祝福。

于是,以一片梧桐葉的名義許自己:

日月無恙,星辰安好;

落花有意,流水含情;

經風沐雨,風雨之後見彩虹;

我本将心向明月,恰好明月照清渠;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岸一疊,水一程,一路追随,化作水岸逢。

...

落在冬青樹枝桠上

...

落在地上撿一片


...

...

陽台背光拍照

...

背光拍照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