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鑒賞之拙見

...

李娟的兩隻貓

    作為李娟的讀者,拜讀了她所有的作品,煙火氣裡的家長裡短、雞飛狗跳也讓她寫得繪聲繪色,佩服得五體投地。

    大多數人的生活是平凡枯燥的,李娟卻能發現其中的趣味。好比一大盆綠豆,看似一模一樣,李娟能精準挑出顔色最飽和,形狀最圓潤的那一個,微笑着指給我們看。

    洞察力,可見一斑。

...

每次讀這裡忍俊不禁

    質樸真誠的文字,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這讓我想起某音上的廣告,包某某老師曰:“你要寫雨,不能隻寫雨,要寫雨在傘上跳舞,在空中飛揚,在……”類似的寫作套路,乍一聽神乎其神,文人氣質“嗖”一下提升了,level瞬移了幾個層次。

    細品品,皺着眉砸吧砸吧,不禁嘗出一股八股味,堆砌的詞藻,味同嚼蠟。

    或許這種教學方法,在應試教育中大行其道,符合高分作文的标準,奪了批卷老師的目光。于應試而言,百利無一害。

    可從文學鑒賞的角度,即便本人的感知能力和文學品味一般,也隐隐覺得不夠真誠。好的文學作品,是作者情感表達的形式,真的情感可以打動讀者,虛僞的、敷衍的情感是作者的“自我陶醉”而已。

    曾經讀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冬天》,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長短句的排場,真誠表達的三件事,一直記在我的心裡,想忘都忘不掉。

...

冬天冷也溫暖

      年紀小的時候,讀不懂朱自清先生的作品,連個“好詞好句”都難以找出來,算什麼經典之作?

      到了“年齡成為鬧鐘”的歲數,才漸漸意識到,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絕不是堆疊的好詞好句,哪怕一句再平常的話,也會讓我共情,與之憤慨、落寞、喜悅、傷感。

      從李娟寫到朱自清,記錄最近看書的一點體會。

    下一篇,一定要寫李娟的貓。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