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有裂痕,光才能夠普照進去

...

按照審美原理,一樣東西之所以美,不少場合可以美在它的對稱、規整以及看上去聽起來完美,比如圓、正方形、蝴蝶、橢圓、回文詩和一些名人的墓碑等,但在另一些場合,又恰恰是非對稱産生美,微小瑕疵與缺陷導出美,甚至是叛逆反抗成就美,比如不等邊三角形、黃金分割、美人痣、斷臂的維納斯、女性腿上綁的襪圈等。

有些人,在基本遵守發音規則的前提下,正因為他們普通話中夾雜着家鄉口音,于是發音咬字像兩種語言雜交的貝貝,所以讓人聽起來覺得新鮮,倍顯可愛,原來普通話還可以這麼講。但是當他們将語言糾正得字正腔圓,那麼可愛的靈氣就會丢失大半。

有幾位抖音等直播的播主,也正是因為發音咬字不準,像舌頭被開水燙腫,或者如口含一顆橄榄核說話,在讓聽者替她捏一把汗的同時,倍感刺激與好玩,但這種風格其他人想學是學不像的。

有些女性包括明星,本來因為她們性格中的叛逆,敢作敢為而顯得可愛甚至出類拔萃,一旦當她們收斂起了自己的天性,裝扮起了淑女,就會給人以做作和不倫不類的觀感,就像成語中說的叫“東施效颦”。

國内的文壇也是這樣,三四十年前,許多作家有着自己獨特的思考與風格,不像如今,不少作家丢失了自己的思考與文風,成為了比較媚俗的個體。

過去自己家裡包馄饨與水餃,樂趣在于每個馄饨或水餃的形狀有所區别,皮跟餡的比例也不盡相同,整個過程滲透着人的技巧與掌控。我有時會專挑包到最後的那個吃,因為它們要麼餡特多,要麼皮特别多,尤其是皮特多的,口感與衆不同。後來有人用上了專門的模具,包混沌和水餃這樣的跟技巧有關的活,被降格為“備戰備荒”年代的用模具制作磚頭,效率是提高了,但是包水餃的樂趣也随之消失。

上海浦東新區的南彙新城有一個人工湖,名叫“滴水湖”,杭州有一個中外聞名的西湖。滴水湖盡管也有湖邊小島,但是它的形狀為規則的圓形,四周都是平原,顯得空曠無垠。至于西湖的形狀則如一片樹葉,三面有起伏的山巒,點綴着雷峰塔、保叔塔、長提、小島以及亭台樓閣。兩個湖哪個更美更有趣,從遊客的用腳投票中就能見出分曉。

波斯地毯舉世聞名,因為是手工制作,所以買方不必擔心會出現兩條一摸一樣的的地毯,它們的珍貴價值也在這裡。據說工匠每編織一條地毯,會故意在角落留下一點瑕疵,可能在地毯匠們的眼裡,有一點缺陷之物才稱得上是真美。

對于一個人來講也是這樣,我相信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瑕之人,這樣的人隻能出現在“二十四孝故事”和“樣闆戲”中,現實生活中的每個人都經不起“聖人”标準的測量。所以我相信“看上去完美找不出瑕疵的人不可深交”,當然到處都是缺陷的人也令人厭惡,相比之下,有些小缺陷的人才顯得真實可信且可愛。從發展進步的意義上講,有缺陷的人與集體才有改進的空間和必要,不斷尋找缺陷、持續改進的人與集體才有生機與活力,沒有缺陷需要發現、消除和改進的人與集體,相當于一潭死水。

并且一個看上去方方面面完美無瑕的人,其大概率是出于非凡的目的,将人性中的陰暗面深深壓抑。這種被壓抑到深層的陰暗面不會熄滅,它們不是披上“正義”的旗幟興風作浪,就是假借“善良”和“為了你好”等名義發洩在最親近的人身上,當年那個從小被母親嚴加管束,一時間在許多人眼中品學兼優的學霸吳謝宇就是這樣的例子。

所以不要一味迷信那些所謂“完美”的美,而是要珍惜并欣賞那些含有無傷大雅的缺陷的美,那才是真與美相統一的意義所在。有一句歌詞正合本文的主題,那就是:“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