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童年2025年2月17日(1148)
池塘邊的榕樹上
知了在聲聲叫着夏天
操場邊的秋千上
隻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闆上老師的粉筆
還在拼命唧唧喳喳寫個不停
等待着下課
等待着放學
等待遊戲的童年
福利社裡面什麼都有
就是口袋裡沒有半毛錢
諸葛四郎和魔鬼黨
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
隔壁班的那個女孩
怎麼還沒經過我的窗前
嘴裡的零食
手裡的漫畫
心裡初戀的童年
總是要等到睡覺前
才知道功課隻做了一點點
總是要等到考試以後
才知道該念的書都沒有念
一寸光陰一寸金
老師說過寸金難買寸光陰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迷迷糊糊的童年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太陽總下到山的那一邊
沒有人能夠告訴我
山裡面有沒有住着神仙
多少的日子裡總是
一個人面對着天空發呆
就這麼好奇
就這麼幻想
這麼孤單的童年
陽光下蜻蜓飛過來
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
水彩蠟筆和萬花筒
畫不出天邊那一道彩虹
什麼時候才能像高年級
的同學有張成熟與長大的臉
盼望着假期
盼望着明天
盼望長大的童年
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盼望長大的童年
《童年》是電視劇《走過夏季》的片尾曲,由羅大佑作詞作曲,張艾嘉演唱,收錄在1982年發行的《之乎者也》專輯中。創作《童年》的時候,羅大佑正在醫科大讀書,他寫這首歌的地方不是在池塘邊,更不是在榕樹下,而是一個普通的地方,當時腦海中全是粉筆、黑闆、便當、課桌,就是在這樣的一種狀況下寫下《童年》這首歌。
很喜歡《童年》這首歌,曾經在磁帶機中反複聽這首歌,80年代的童年,都是差不多,作業很少,沒有學習的壓力,基本沒有什麼課外書,有大把時間去玩耍,大家可以随心所欲去開發自己的腦洞,想出各種好玩創意,做各種手工玩具。春暖花開之時,削三根竹竿,系成“幹”字形,拿點報紙,用米糊一粘,風筝就做好了,小賣部買點尼龍線,就可以去野外放風筝了;山上砍一根毛竹,用鵝毛做浮漂,買個魚鈎和尼龍線,泥土地挖點蚯蚓,就可以去釣魚了;用毛竹做水槍、用鍊條做玩具槍、做木頭做陀螺,閑暇之時幫家裡幹農活,還會在屋前屋後種植各類蔬菜、瓜果,童年的生活忙碌又充實。
曾經鄉裡的供銷社有彈珠買,有大大小小不同的品種,口袋有幾毛零花錢時,就去供銷社買一把彈珠,還記得買過很大的彈珠,比現在乒乓球稍微小點,還買過很小的彈珠,和骰子差不多大,和小夥伴玩打彈珠,大的彈珠容易打進洞裡。
有人騎着八大杠,車座上綁個小木箱,裡面用棉被包着棒冰,村道小巷聽到“賣棒冰、賣棒冰”了,一幫小孩就會跑出來購買,那時棒冰很便宜,一般是5分或者是1毛一根,以前的糖水棒冰最便宜,綠豆棒冰和奶油棒冰貴點,夏日吃棒冰是非常享受的。
那時沒有書桌,拿兩條凳子放在院子裡,就可以寫作業,一般放學後很快就可以完成作業,不會拖到天黑,小時候還經常停電,要點蠟燭,也不舍得在蠟燭光下做作業。
那時,這個八大杠自行車坐三個人很正常的,坐在自行車前面的橫杠上,會把屁股咯的很痛。
打陀螺也是很好玩的,陀螺相碰,誰的陀螺先停止轉了,就表示輸了,一般來講,大的陀螺不容易被人家碰上就會停下,所以小朋友做的陀螺越來越大。
想想自己的童年,雖然沒有看過什麼課外書,也從沒參加過補習課,都是在玩耍中渡過的,回憶起那段歲月,純真美好,快樂有趣。
思緒回到現在,孩子每天早早要起床去學習,學校的課程排的很滿,回家還要做很多學校作業、補習班作業,等到了周末,還要去上補習課,很少有玩耍的時間,孩子童年的記憶,都是在上課、補習中渡過,在更小的時候,學畫畫、跆拳道、吉他、機器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記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
- 上一篇 人間煙火2025年2月16日(1147)
- 下一篇 樓下的交通事故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