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雪夜問道

第三十六章 雪夜問道

鄉下有句俗語叫做“玩火尿炕”,通常用來勸阻小孩子不能玩火;至于玩兒火和尿炕之間到底有什麼關聯,無人知曉也無從考證。不過這句常從大人嘴裡說出來的話效力有限,因為桂成和他的小夥伴們每次外出的時候口袋裡都會偷偷的揣一盒火柴。至于原因嘛,主要是因為在野外放火的感覺實在是太棒了!

冬天的野外,到處都是幹燥的野草或木棍,都是絕佳的引火材料。生一堆火,看着紅色的火焰妖豔的舞動,吞噬掉你塞進來的各種草質或木質的材料,輻射出大量的光和熱,視覺和體感上都是莫大的愉悅。

當然火不能亂點:靠近草垛樹叢的地方不能點,刮大風的時候不能點;秋冬季節天幹物燥,一不小心就是一場火災。在1991的鄉下,小學院牆上的大字标語除了“學雷鋒”就是“學賴甯”,前者作為好人好事的代表,幾十年後仍然為人所熟知;而後者,這個因為救火英勇犧牲的小學生榜樣,已經逐漸淹沒在曆史的深處。确實,比起小學生有限的救火能力,他們薄弱的自救能力更應該被意識到,而他們脆弱又無比寶貴的生命才是最應該被珍惜的。可惜那個時候人們的普遍認知并未如此,孩子們也并未對火敬而遠之。

小河彎彎曲曲,總會圍住一叢蘆葦或若幹水草,冬天就會成為冰面中間長出來的一片幹草。小夥伴們通常不會放過這種無處蔓延絕對安全的可燃物,因此河面上常見這一處那一處的一團焦黑,宛如潔白冰面上的處處疤痕。不過這種冰面上的灰燼也有一定用處,主要就是冰車們漂移時的最佳減速帶。

更常見的是在河灘上用石頭搭成一個竈台的樣子,收集幹柴放在裡面點着,幾個孩子圍着烤火,烤熱了就去玩冰,玩冷了再回來烤火。有一次桂成從家裡裝出來幾個土豆,等火着了一會兒後,把土豆埋在了熱灰裡,上面繼續添柴生火。

沒過多久,一股香氣鑽了出來;但這時候還不行,還要不時的給土豆翻個身。土豆被扒拉出來了,冒着熱氣,表面一些皮已經燒焦,露出裡面的黃色。小夥伴們心急,在石頭上磕一磕灰就開始吃,滾燙的土豆在兩手之間來回倒,掰下一塊放進嘴裡,吸吸哈哈的吃。奇怪,就是普通的土豆,尼莫吃起來覺得竟然比超市裡的薯片、麥當勞的薯條還要香!


桂成的小朋友們又說起冬天打獵的事情,讓尼莫悠然神往。

打獵不是用獵槍,這時候民間的槍支都已被政府收繳上去,打獵要靠土辦法,比如套兔子。

冬天的兔子肉最好吃,因為它們吃幹草和自己儲備的糧食。夏天的兔子吃各種鮮嫩的青草和樹葉,連帶着兔子肉也有一股草腥味。兔子後腿長前腿短,仿佛穿着高跟鞋的女士,上山時可以跑得比兔子還快,下山時速度則大打折扣。不過不管是上山還是下山,兔子都有自己固定的路線,有經驗的人可以根據沙地上的兔子腳印準确找到所謂的“兔道”,就在兔道的沿途下套索。

套索是用細鋼絲繩做成的,放在山坡野地裡一點不紮眼。鐵絲的一端做出一個小圓環,另一端從中間穿過,然後固定在附近的某個灌木上,讓一個虛虛的圓環擺在兔子的必經之路上。兔子經過的時候,通常會一頭鑽進圓環,但四肢一定會勾到圓環,圓環借着兔子的沖力會收緊,越掙紮越緊。桂成的老姑夫就是一個套兔子的高手,他在山上下上十幾個套,每天天剛蒙蒙亮的時候上山去轉一圈,基本上每次都能帶回兩三隻兔子來。

野雞又名雉雞、山雞,極為漂亮,是鳳凰的原型,最大特點就是好看、好吃,是世界公認的山珍野味。當然在幾十年後,野雞成為了國家三級保護動物,随意捕殺是要被公安局請去喝茶的。不過這個時候的鄉下還沒有限制,冬天很多野雞和野兔一起被挂在路邊叫賣。

奶奶家南山的松樹林裡有很多隻野雞,每次路過都能聽到它們此起彼伏的叫。有時候到林間采蘑菇,還會撿到一窩一窩的野雞蛋,稍微發綠的殼,比雞蛋略小,煮熟吃味道鮮美。鄉下也有養獵狗的,用它在晚上捉野雞。野雞屬于高度近視眼,在晚上比瞎子牆不了多少,用大号強光手電筒照射,野雞會亂飛一團。因為野雞飛行距離很短,獵狗可以很輕松的追上降落的野雞。

野雞屬于領土範圍很強勢的鳥類,尤其是公野雞,對自己的領地有着很強的控制欲。根據野雞的這種特性,有人抓到公野雞後專門馴化,然後将馴化好的公野雞放在野雞經常出沒的地帶,在這隻野雞周圍布滿套索。這隻馴化好的野雞會不停鳴叫,吸引這個地方的公野雞前來挑戰,自然也會被腳下的套索套牢。

“你們說得都好複雜,不是養獵狗,就是養野雞的,有沒有什麼簡單好操作的方法?” 尼莫說。

“也有,不過得等下大雪之後。” 一個小夥伴說。

大雪封山的季節,野兔的蹤迹特别明顯,下套索就容易的多。野雞更是,又冷又餓的時候根本飛不動,經常是跑着跑着紮在雪窩子裡就不動了,像拔蘿蔔一樣簡單。

于是尼莫盼望着下一場大雪,特别大的那種。


終于等到了寒假,桂成和二姑的期末成績也都不錯,這下可以輕輕松松的迎接過年啦!

大姑也回來了,家裡這下子變得熱鬧了許多。除了一大堆準備假期繼續攻讀的課本外,大姑還帶回了一個稀罕物:一副眼鏡,但鏡片是黑色的不透明塑料片,正中央有一個小孔。大姑說這個東西叫做小孔眼鏡,據說利用了小孔成像原理,帶上它看書可以治療近視,買來幫助大近視眼桂成矯正視力的。尼莫帶上試了試,發現整個世界都昏暗下來了,于是高度懷疑它的功效。桂成倒是每天一絲不苟的戴着它寫作業,尼莫看着他仿佛戴着墨鏡的樣子就想笑,笑完突然意識到這是一個睡覺神器啊!如果老師允許在課堂上戴的話,絕對發現不了你是在閉着眼睛睡覺,當然前提是你不能睡得東倒西歪加流口水什麼的。


已是臘月的月中了,各家各戶都開始忙碌起來,買年畫、買鞭炮,貼窗花、貼對聯,殺豬殺雞、蒸米發面,家家戶戶都飄蕩着年的氣息。

尼莫聽說往年家裡隻會買一挂鞭炮,還是個頭最小、數量最少的那種100個頭的,俗稱“小鞭”。不舍得一下子放完了,都是拆開來一個一個的放。100個通常是這樣分配的:桂成60個,大姑二姑各20個。大姑二姑自然對放小鞭沒什麼興趣,但小鞭有代貨币功能,可以用來和桂成交易。比如要出去打醬油,給兩個小鞭讓桂成去;去地窖裡拿白菜,給三個小鞭讓桂成去!

有一天大姑想給桂成捉頭上的虱子,桂成嫌揪着頭發疼死活不同意;大姑強迫症發作,許諾捉到一個虱子給一個小鞭,桂成強忍着偶爾的疼痛和持續的無聊任由大姑操作,實則心裡默默數着虱子在指甲蓋上陣亡的聲音,對照着大姑還有多少個小鞭,在達到數量之後一躍而起,死活不再同意繼續;同時畢其功于一役,美滋滋的将大姑的十餘個小鞭收入囊中。

今年則大不一樣了,尼莫的存款還有不少,家裡的養殖場又大有希望;尼莫和桂成都想多買一些鞭炮,大人們也都支持小小的奢侈一把,讨一個吉利的彩頭,炸走所有的黴運。于是家裡破天荒的買了一大堆鞭炮,有1000頭的“大鞭”,有一盤二踢腳,還有各式各樣的煙花。爺爺把它們放到棚子的後窗台上,說越冷越凍,回頭放起來越響,等到除夕夜放個痛快,尼莫和桂成都恨不得明天就是除夕。


這一天,彤雲密布,朔風漸起,還未到傍晚時分,紛紛揚揚的雪花就飄落了下來。這下可把尼莫和桂成樂壞了,他們盼這場雪已經盼了很久了。

晚上無事可做,一家人圍坐在火炕上聊天。話題不知不覺就聊到了家裡的養殖場,聊到了二姑的歌唱,聊到了大姑即将面臨的高考。這些都是家裡的希望,是尼莫給家裡帶來的希望,全家人的心裡就和火炕一樣熱乎。

大姑突然饒有興緻的問尼莫:“大侄兒啊,你是從未來來的,見多識廣。你說我将來考哪兒的大學好呢?”

尼莫不假思索的說:“北京啊。北京的大學又多又好,離家還近。嗯,要不去深圳也行,應該是這個地名,我不會記錯的。聽老爸說那個地方是未來幾十年中國發展最快的地方,機會很多,到處都能掙大錢。”

深圳?大姑在曆史課上背過,這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批經濟特區之一。

二姑也想湊熱鬧,對尼莫說:“ 你覺得我将來幹啥好?”

尼莫說:“ 你就好好唱歌,将來争取當個大歌星!據說未來一個大明星唱一首歌就能收入幾十萬!”

唱一首歌幾十萬!二姑真想說一聲“哇塞”。

小爸爸也來湊熱鬧:“我呢?”

尼莫說:“你就好好研究奧數,學奧數考試還能加分呢,将來當科學家!”

科學家還是挺讓人向往的。桂成又問:“那咱家呢?就一直搞養殖嗎?”

尼莫說:“養殖是掙第一筆錢,有個詞怎麼說的來着?第一桶金!先有第一桶金,再琢磨幹點别的。我看爺爺在砍山楂樹回來燒火,說山楂沒人買,也賣不上價錢。等咱們有了本錢,爺爺你想過沒有開個山楂加工廠啥的?生産山楂條山楂糕山楂果汁之類的,未來這些東西很受歡迎啊——我和妹妹就特别愛吃。”

山楂加工廠……爺爺之前從來沒有想過,不過尼莫的話在他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不但爺爺的心裡埋下了種子,大姑二姑桂成的心裡面也都埋下了種子。

“睡吧,明天一早雪停了你們好出去玩雪。” 奶奶打了個哈欠。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