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進化的天性

我們有很多根植于大腦中的天性,是進化選擇出來的。在判斷與決策時,這些天性的優先級總是最高的。


...

由于這些天性在遠古社會是适應的。畢竟億萬年來我們的祖先一直在危險、匮乏的自然環境中過着“行獵與采集”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生存。為了生存,他們必須借助本能和情緒的力量對危險做出快速反應,對食物進行即時享受,對舒适産生強烈欲望,才不至于被吃掉、被俄死。

為了生存,原始人還要盡量節省能量,像恩考、鍛煉這種耗能高的行為都會被視為對生存的威脅,會被本能排斥,而不用動腦的娛樂、消遭行為則深受本能腦和情緒腦的歡迎,畢竟在原始社會中,若不節省能量、及時行樂,說不定哪天就被野獸吃掉了。

所以它們的天性自然成了目光短淺、即時滿足。又因它們主導着大腦的決策,所以這些天性也就成了人類的默認天性。

随着社會的發展突然開始加速了,這種變化對于古老的本能腦和情緒腦來說,簡直就像一瞬間發生的事情,它們根本沒有反應過來。它們突然不再需要為基本生在發愁,舒适和娛樂又唾手可得,這讓它們無所适從。

進化之手還末來得及完全改造我們,這些在遠古社會具有生存優勢的天性,在現代社會反而成了阻礙,甚至可以說,我們當前遇到的幾乎所有的成長問題都可以歸結到目光短淺、即時滿足的天性上。

我們似乎總能聽到兩個聲音在吵架,目光短淺的時候,即便有時候别人對你說,應該長遠考慮,他自己就吃過眼前虧,然而你心中仍然有另外一個聲音在說“管他呢”。

又如如果在你沒有很多錢的時候,有人告訴你,錢多的人并不一定更加幸福,錢和幸福幾乎沒有什麼關系,你會相信嗎?就算他拿出非常權威的各種科學研究證明。依然有另外一個聲音在說,管他呢,先讓我有了錢再說吧。

我們大腦裡似乎住着兩個人,一個是近幾百年來新進化的大腦皮質,它們負責着語言計劃,抽象分析,能夠具備自我意識。

還有一個原始的大腦,是比較年代久遠的大腦區域,它是為了适應遠古社會主觀情緒和一些最原始的需求和最本能的條件反射,包括一些生存繁衍等。

這兩個腦區并不會非常配合默契的工作,它們倆甚至經常在吵架。尤其是在面臨做判斷做決定的時候。

理性的大腦告訴你應該這麼做,而原始的大腦的告訴你應該那麼做。到底應該怎麼做?

就算别人通過嚴格的心理學實驗,告訴你幸福和金錢沒有關系,在合種證據非常充分的前提下,你的理智大腦相信了這一個事實,但是你的另一個大腦根本就不會為此買單。大腦的工作機制就是沒錢就是用焦慮來驅動你,讓你寝食難安,等你賺到錢了,就給你短暫的滿足感,之後讓你迅速習慣這點滿足感,迫使你把目光投向更多的錢。

說來也奇怪,為什麼你總是跟自己的大腦過不去呢?為什麼它總是讓你不開心呢?很簡單,如果你總是感到滿足的話,就不會去進取,在一個殘酷的優勝劣汰的競争環境中,你的這種不思進取的基因很快就會被淘汰。經過了漫長的篩選和淘汰,如今剩下來的基因幾乎都是掙錢機器。

也許貪婪、嫉妒、短視、投機這些天性,在遠古社會曾經成功的讓我們的祖先得到更好的生存下來,并且占領了繁衍的優勢。這些隻不過是為了适應特定的社會環境進化的心理機制。所以應該辯證的去看待這些問題,他們是在特定的環境當下進化而成的。

而在現代社會的環境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分享合作,交流長遠誠實,這才是現代社會獲得成就的方法,但是由于天性,我們還沒有為這個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進化是需要時間的,人類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時間太短了,才區區數百年而漫長的原始大腦進化的曆程上來看,我們還需要很多的時間經過一代代的繁衍來驅動。

請不要再對自己太自責,這是我們的祖先進化出來的留給我們的,要知道這些曾經可能救了他們的命,讓他們更好生存了下來。

現在的我們是需要學習适應新的社會運行規則。

就好像是說我們養成一個好的習慣,為什麼總是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呢?因為江山易改比性難移,是因為我們的天性早就植入在我們的大腦基因裡面。它是長期積累形成的,并且我們還非常珍視自己的信念。

習慣的力量往往大過于我們的想象,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有這樣的體驗,聽到一番有道理的話,但沒過幾天發現自己又會了原來的樣子。

大腦中那個原始的人的力量非常的強大,它靠情緒驅動着。 一般時候我們根本鬥不過他,往往敗給了他。你試試把那個他當成自己的孩子,要好好的跟他溝通,有可能他會聽你的,但如果跟他争鋒相對,他肯定會愈演愈烈。因為很多時候你們明明知道是對的,但就是不能說服自己。情緒還在驅使着自己去做另外一件事情。

是的,理智的大腦太薄弱了,根本無法與情緒腦抗衡。

是的,承認它的難,然後又時常審視自己。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