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心理學》:尊重科學與事實才是思考及判斷一切事物的基礎

前幾天剛剛讀完一本心理學讀本,書名就叫《這才是心理學》,其内容給我帶來了重要的啟示,所以我也想把它分享給大家。

作者告訴我們心理學其實是屬于科學範疇内的一門學科,由于人人都能随口說出一些自認為是心理學常識的東西,因此人們錯誤的以為心理學遠不及科學那樣嚴謹。

也就是說我們随處可見的那些打着心理學旗号招搖過市的信息并不一定都屬于心理學,而想要辨别哪些内容是真正的心理學知識,就需要我們對心理學中的概念、結論及作用等相關信息做些基本了解,否則你就會被那些看上去挑不出什麼問題的、難以證僞的僞科學所影響。

...

而這種影響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它滲透到了人們的整體認知當中,你會下意識地用已經被影響的認知去理解一切事物,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書中作者用獨到的批判性思維反複論證着有關心理學的方方面面,其中有些我自認為很重要的信息,我将其歸納為如下幾點:

01 能夠被證實的觀點,才是有用的

心理學中的概念及結論都源自于科學性的實驗所得出的數據,而這些結論均是能夠被反複檢驗的真知。既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僞的結論,對科學家(包括心理學家)來說是完全無用的。

...

但是一旦市面上開始充斥此類誤導大衆的信息時,心理學家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及精力對其闡釋的概念,采取科學實驗的手法進行檢驗。這些擾亂人們心智及認知的信息,也在影響着科學的整體發展進度。

這些僞科學(僞心理學)之所以能夠不斷湧現,無疑是因為許多人都希望打着心理學的擦邊球為自己謀取私利,他們有時會用一個單一、且唯一的例子來論述自己未經證實的觀點。

這些觀念一波接一波地彙入人們的視線,這讓非專業人士或是思辨力較弱的普通人很難對其産生質疑,因此人們不會為了驗證一條信息或一個觀點而去刻意查找文獻。

...

但是科學家及心理學家卻不得不為了消除這些僞科學而不斷通過科學實驗去檢驗此類已經走進大衆視線的僞科學的觀念,以此來重塑心理學在大衆心中的印象。

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們需要大衆了解真相,否則心理學研究整體的進度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因為它的存在就是為了讓人們更好地将其運用在生活當中,而當人們無法了解到這些具體知識時,也就更加談不上學以緻用了。

02 個體認知層次的提升,尤為重要

證實或證僞任何觀點及結論的過程都十分漫長,光是這一項工作,就需要消耗不少心理學家寶貴的時間及精力。

令人感到無力的是,有時候當一個流行觀點終于被嚴謹的科學實驗所證僞時,這個觀點本身可能已經影響過不少人、且早已淡出人們的視線,或是被其他新知所取代了。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作者想要寫這樣一本書的原因,如果人們都能為自己的認知及思維習慣負起責任,那麼哪怕是在那些追名逐利的人拿着僞科學的觀點來為大衆洗腦時,人們也能夠用自己習得的批判性思維來還原真相,至少不會完全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擾亂心智。

...

換言之,如果每個人都能獨立分辨什麼是科學、什麼是僞科學,那麼遵循科學的嚴謹性的心理學家們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花在整體推進心理學的探索上,而不是為了給大衆普及常識性的知識而花掉大量時間消除虛假的言論。

不過,不可否認證僞的過程本身也有其不可取代的意義,因為大衆原本就是心理學的受衆群體,凡是能夠令大衆對心理學加深了解的工作,就是值得做的。

隻是個體的認知必須有所提升,否則在擁有着複雜體系的心理學當中的任何觀點及結論,都有可能被人誤讀、曲解或排斥,從而使真正的心理學觀點無法被大衆所接受。

03 科學實驗的意義

科學實驗的目的在于找出現實生活中無法提取出來的變量,且用實驗的手法能夠将某類事件中相關的所有重要變量都受到控制。

...

現實中的變量由于其不可控性,導緻你通過直覺(或憑借一己之力)根本無法找到真正影響事件發展趨勢及結果的那個變量。

而經過反複實驗且證實後得出的最終數據及結論性導向,其實正是我們再次面對此類事件時做出思考及判斷的科學依據。

有了科學研究所得出的結論作為思考依據,我們在對任何事物進行判斷時自然會相對理性及客觀,同時,我們能夠清晰地意識到大部分事實其實都能理出頭緒,找到問題真正的根源。

...

最關鍵的,以尊重科學、尊重事實為基礎的思考方式一旦形成習慣,便會徹底改變我們的思維及認知。

思維及認知決定着我們的行為模式,這也是心理學中基礎原理的一部分。

也就是說學習心理學的目的,就是讓你能夠對自己與他人(還包括團體、社會等)的行為及其背後的動機做出有據可依的、相對準确地分析及判斷。

...

這個過程經過反複練習後,你的處事方式及思維将得到本質上地躍遷,你會發現你不再會因為不了解自己與他人的行為而感到苦惱或遲遲不敢做出決策。

相反,你會對自己的決策充滿信心,因為它是經曆了“深度思考與之相關的一切因素”後做出的決策,你得以提升的思維以及對事實的尊重,也會讓你未來的決策越來越正确。

04  尊重事實,才能避免選擇性偏差

作者在書中第5章中寫道“充滿誘惑的相關性證據加上固有的偏見,就能夠欺騙最聰明的頭腦。”

我個人的理解是當人們習慣于靠近那些與自己的認知能夠達成一緻的信息,有時當你尋找一件事發生的根本原因時,你很可能下意識地尋找根據主觀理解産生的與之相關聯的任何信息,隻要它有可能會證明你的觀點。

...

可事實上即便你偏執地挖掘到了能證明你觀點的信息,也不能說明什麼,因為按照其他人的理解方式也一定可以找到支持他們觀點的信息。

而這其實隻是每個人對事物的主觀理解不同而産生的認知偏差所緻的一種正常現象。

就好比你在聽兩個當事人叙述同一件事時,由于他們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你一定會得到兩個不同的版本,且每個人的版本通過他們的精加工後,似乎都看不出什麼破綻,都能成立。

其原因就在于他們忽視了客觀事實中的所有條件及變量,而隻是單純把對自己觀點有利的信息呈現出來了。這就是選擇性偏差所緻。

...

也就是說,通過片面、且刻意節選出來的對主觀偏見有利的信息,是無法作為完整的思考依據的。然而在我們身邊這樣的思考及表述幾乎每天都在發生着。

強化自己的選擇性偏見,會令人們越來越過度自信,因為他們的思維運作的方式,使他們始終如一地信任自己的一切直覺及判斷,這種信任令他們在持續偏離事實的路上越走越遠。

05 有些偏執的、舊有的觀念及認知是需要被打破的

許多人都認為理論不如實踐那般接近真知,但實際上所有能夠成立、且能夠被寫進教科書的理論,都是早已被實踐檢驗過的真知。

這也是為什麼作者要用一本書來告訴大衆什麼才是真正的心理學。因為固有的認知偏見已經發展成為一種世俗的智慧,即不可信、但大部分人都願意相信的那些觀點。

...

我們常常能聽到這樣言論“理論和實踐得結合起來才行”,其實真正能夠稱之為理論的内容,都是無需再檢驗的。

隻是當人們沒有看到證實、推演的全過程,或自身沒有接觸過此類理論時,才會認為理論就都是些沒有經過驗證的空話。

好比不讀書的人,從不相信一個人一年可以讀100本書,那是因為他們有着“自己連一本書都沒有耐心讀完”的認識,所以才會按照固有思維去斷言沒有人可以做到在他們看來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06 最後

我很敬佩《這才是心理學》這本書的作者,我看過不少有關心理學的書籍,但大多數書都隻是将自己論證過的部分觀點通過具體案例分析的形式分享給大衆,讓人們了解到他們想傳遞的某個觀點。

...

而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卻因為諸多原因(如個體的選擇性偏差、媒體為了更加鮮明的立場而做出的誤導大衆認知的報道、以販賣僞科學為謀生手段的人層出不窮等)而遲遲無法被大衆認可的艱難處境。

文章中我不過多展示這部分内容,對心理學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這本書,對我們重新認識心理學有很大的幫助。

轉變一個人的觀念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而這本書在不斷再版的過程中,其觀點及初衷從未動搖過,(我看的版本為第9版,目前最新的版本應是第11版)這說明這個問題存在了如此久的時間仍然沒能得到解決。

...

但我們都清楚糾正大衆的偏見、改變人們原本對心理學的認識這件事的難度系數大到沒有多少人敢去嘗試。

也正因為這樣,我才要把我感受到的東西寫出來,并告訴大家這本書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它告訴我們,在心理學長足的發展過程中,提升個體認知、讓人們尊重客觀事實是最不容忽視的一件事。因為人們即便不去學習心理學知識,也需要基于事實去對一切事物做出思考及判斷。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