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工作,一定要選需要跟人溝通的、需要動腦筋的

我曾經有個争議比較大的觀點,是如果父母沒到處級,一年賺不到100萬,就别給孩子提太多成長和職業建議。

這種說法可能很絕對,但算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标準,就是當你自己混得一般,就别給孩子提建議了,盡可能保證孩子吃飽穿暖,在你範圍你給她最好的物質條件和探索空間也就夠了。

這不是說父母成就不高,就因此看扁他們,而是說因為他們根本不懂世界和職場的運行邏輯,自己當年都還沒混好呢,更不用說給年輕人提建議了,畢竟他們在自己的時代都是落後分子了,何況過了二三十年之後呢?

很多家長隻不過是當年在讀者上,看了一些心靈雞湯就想當然的給你建議,什麼早到公司打掃衛生,給同事打熱水之類的...

能用上麼,當然用不上啊。

也許會有人說,那即使是失敗的人,也有一些失敗經驗吧,聽聽失敗的經驗總歸沒錯。

但問題是失敗者的經驗,往往也是沒啥用的,因為時代已經變了,很多場景和條件都跟以前不一樣了,當時總結出來的經驗都未必對,何況世殊時異就更不好講了。

我跟很多家長聊過,他們強行給孩子提建議,規劃人生,其實都隻是在緩解自己這些年過得不好的焦慮,他們想象了一種跟自己的生活截然不同的人生,覺得這麼那麼搞一下,孩子一定會比自己過得更好,實際上根本不是這樣。

…………………………………………

不要自欺欺人了,我們就是離不開手機。

我們以為可以掌控手機,實際卻被手機掌控,成了它的奴隸。

背後的根源是互聯網公司通過算法、利用人性的弱點,提供的短視頻、遊戲、電商購物、小說閱讀等讓人上瘾。

想想你睡前和醒後都在幹嘛?

玩手機的時間長還是陪老婆孩子的時間長?

…………………………………………

無論在誰面前,隻要你不欠他的,就沒必要唯唯諾諾,你的軟弱,會讓對方更加看不上你。

心軟和不好意思,隻會殺死自己,理性的薄情和無情,才是生存利器。

…………………………………………

僞中産房貸高企,一旦被裁員,就會斷供,但我國暫無個人破産的相關條文,這就意味着,你要麼借錢還貸,要麼讓法院把房子拍了。

自從疫情以來,不良貸款導緻的法拍房上漲了至少100倍,那麼,房價降了嗎?

很顯然,并沒有。

(部分經濟實在糟糕的三四線城鎮除外。)

為什麼?

因為,每一套法拍房,都有富豪去抄底。

這是全世界經濟下行期的規律:

經濟下行時,一批批僞中産失業,導緻斷供。

富豪們組團去抄底,輕松實現僞中産的财富「向上轉移」。

經濟下行,就是對僞中産的集體洗牌——對這部分群體來說,階層永不可能固化,因為茲要是一個不小心,你會立刻滑落赤貧,甚至因難以還清貸款,而被限制消費。

而等到下一波經濟上行,向上通道再次打開,又一批赤貧,憑借艱苦努力、不舍晝夜的蹦跶,實現階層躍升,步入僞中産。

再在又又一個下行期,重蹈前任們的覆轍。

如此反反複複,無窮盡也。

所以,我從來不會在經濟即将下行時,加杠杆買房,反而會趁最後高點,适當外抛,将資産輕盈化,分分鐘小而美。

咱作為普通人,肯定是不可能趁着下行期去抄底的,但至少能自保。

不是富豪,就不能對自己的财富以及抗風險能力盲目自信,否則一鍵遠離幸福。

…………………………………………

《我在北京送快遞》裡有這麼一段:“我喜歡這份工作,雖然不是喜歡所有方面:它不用跟人說話,不用開動腦筋,撸起袖子幹就行了。

我跟你們講,千萬不要選擇這樣的工作。

選工作,一定要選需要跟人溝通的、需要動腦筋的,後者才是有積累的,才可能是有前途的。

不要為了逃避腦力的苦,而去吃體力的苦。

…………………………………………

長大後發現一件事情,親戚裡面過得最差最窮、越過越差的,都是最不會做人的那些。

比如隻有小聰明又自以為是,又小市民又陰暗還很勢利眼,賺錢能力極其一般還喜歡打腫臉充胖子,還不贍養老人,成為全家人的公敵。

人家都能随着年齡增長生活越過越富足,他們則是被老天爺不斷折騰,折騰得苟延殘喘。

長大後才明白,為什麼小時候讨厭的大人都過得那麼差。

因為對小孩子都那麼大惡意,說明這人不善良。

不善良的人當然過不好。

目睹了很多事情之後就覺得很唏噓,人這一生得到的一切因果報應都是自己德行的反饋。

小時候看不懂,長大後開始碾壓他們的時候就明白了:人生緩緩,自有答案。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