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一場精神緩解

  心理學家曾研究發現:

  運動擁有“短期情緒效應”。

  具體來說,就是人在運動後,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水平會顯著下降,愉快度則會顯著提升。

  這種現象,其實是由人體的特殊結構所決定:

  人在面對困境時,大腦中的杏仁核會不斷分泌壓力激素,讓我們覺得緊張、焦慮。

  而運動,能讓體内的額葉及海馬體抑制功能更強,從而抵抗杏仁核的過度反應,緩解情緒。

  一如那句話所說:“運動,是治愈情緒的速效藥。”

  曾看到網友講述一則故事,感觸頗深:一位長輩,在五十多歲時,失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

  無法接受現實的他,終日郁郁寡歡,以淚洗面,難以走出情緒的陰霾。

  一次偶然的機會,長輩的工作單位舉辦賽跑活動。

  同事們希望他換換心情,便自作主張替他報了名,并拉他去參賽。

  一番咬牙堅持後,這位長輩跑完了全程。

  卻不想,也正是這次酣暢淋漓的大跑,讓他的人生開始轉變:當抵達終點後,他聽着自己的心跳聲,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

  而所有的壞情緒,也似乎被暫時忘卻。

  自此以後,他開始堅持晨跑。

  日複一日下,他漸漸走出了失子之痛,不再整日氣惱、悲傷,甚至情緒比從前更加穩定。

  小說家喬伊斯·卡羅爾·奧茨說:“心情沮喪甚至絕望時,他會去跑步,以此來舒緩情緒。”

  企業家雷軍在分享跑步心得時,也提及:“運動,能讓他重新感受到内心的平靜和溫暖的力量。”

  運動,是一次高效的“精神緩解”,它能讓負面情緒随汗水蒸發殆盡,讓身心煥然一新。

  所以,心情低落時,不妨做做運動。

  跑個步,打個拳,踢個球,遊個泳……

  伴着呼吸的律動,随着肢體的舒展,情緒的枷鎖會被悄然打開,不動聲色之間,一切将回歸平和。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