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思緒,跟着那雪紛紛揚揚

【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非首發,首發平台微信公衆号,文責自負。】

...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中午,進入一位兄長的公衆号裡讀文章,讀到他寫有關《讀者文摘》的一篇文。這個雜志好像當時是因為與美國的一刊物同名了,後改名為《讀者》。看到這篇文,我的思緒一下子飄回到了多年前。

《讀者文摘》、《青年文摘》和《思維與智慧》一起,一直陪伴了我很多年。連續很多年,我是一期不誤地擁有,一直訂閱着。那時,雜志、報紙都是從郵局訂閱,我一訂就是一個年度的,書回來,有郵遞員專門送上門來。

這些書,除了有一些别人借了未歸還的,我都一直存放着,它們跟着我搬了好多次家。我雖是一個可以斷舍離的人,但卻一直沒有舍得丢棄它們。

生命中,有些人,有些事,有些舊物,你一直珍存在心底裡。

下午天空灰蒙蒙,不一會兒,窗外飄起了雪花。我的城,這個冬天還沒有下雪。無雪的冬天,是無趣的,這個冬天的第一場雪,終是來了。這幾天的天氣,分外暖和。北方的冬,原本就該很冬天,堅定、有力量才是冬天該有的樣子。這一場雪後,天就該冷了。四季流轉,每一季都有它的氣質和特點。

寒冷的冬天裡,外面下着雪,我卻獨獨想起了蠟梅花。所有花中,我最喜歡的花,當屬蠟梅了,“淩寒獨自開”,好有氣質、風韻和風骨,美得還有點凄凄然,一種孤高、遺世獨立的美。蠟梅和梅花完全是兩回事,它們不是同一科屬,我們常說的淩霜傲雪的梅,其實是指蠟梅。

這一年的正月始,我便早早啟程抵達了西安,在華清宮裡,我邂逅了很美的蠟梅花開。這個塵世間的萬事萬物還沉睡在冬天裡沒有醒來時,骊山腳下的梅花已開好了!蠟梅花開了滿園,“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空氣中到處氤氲着濃濃的梅香 。這是我平生見到的規模最大的蠟梅花開,我認真地拍下了它們。蠟梅花開,一般是星星點點、稀稀疏疏幾朵幾朵地開着,這裡卻是很熱鬧的,開了滿樹。地上落了一層蠟梅花,落下的多是整朵花而不是分離的花瓣。我俯下身子,從滿地的花中,撿了一些花朵放到了包裡,揣到了衣兜裡,連同滿心的歡喜,一并收藏了帶回家。

...

圖片由暮春的紫羅蘭拍攝

你的心上,是否也種了一株清香的蠟梅花?它在時時刻刻地落着花,如逝去的青春,如流水的光陰。

我很喜歡田園,理想中想有一個小院,屋後有山,屋前有小河,有泉流。很小的小院,住的屋也不需要大,但一定要幹淨整潔。院子内外可以栽一株蠟梅,一株玉蘭,還有一株柿子樹。院裡院外可以種菜養花,當然,還得有愛的人,再養一隻小貓,一條小狗,心裡可以種月種星星種春風。

最近讀厚閑的《家在小院裡》。文章和圖畫都很接地氣,有着撫慰人心的、濃濃的人間煙火氣,作品裡有着豐子恺的美好與汪曾祺的閑适。在喧嚣的塵世間,有了一顆歸隐田園的心,便可以将日子裡所有的疲憊一掃而空。

隔着窗玻璃,看到外面的雪一直飄灑着,在燈光的輝映下,雪更加大了幾分,我也任自己的思緒跟着紛紛揚揚。落雪的冬夜裡,适合想一些故人和往事。

這一場雪,把整個塵世滌蕩得徹底幹淨,我們的心也跟着清澈明朗了起來。踏雪尋梅不見梅,煮雪烹茶,亦很是美妙趣味。一場雪來,可以美美地享受冬趣了。


...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