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别人的期待與失望,也許是自己的一種不配得感在作祟?

      這是我剛才突然有的感受。前幾天我生日,跟我媽打電話的時候我媽問我:兩個孩子知道你今天過生日麼?我說可能不知道吧,反正什麼都沒說。然後昨晚無意中聊到什麼事情,我家老大突然說:那天,不就是你生日那天麼。我當時沒什麼反應,事後卻有點不是滋味: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明知道我生日,卻連句生日快樂都不會跟媽媽說。我又想到我老公,明知道我過生日卻不會給我買個禮物什麼的,哪怕定個蛋糕也好啊。

      想到這我突然問自己:為什麼一定要讓别人給你訂蛋糕,祝你生日快樂呢?如果你自己想吃蛋糕的話,為什麼不自己去買一個?别人祝你生日快樂, 又會帶給你怎樣的感受?而我自己的回答,那就是如果别人不給我買的話,我大概率不會自己去買生日蛋糕來吃。即使我想吃,我也會找出很多理由,比如自己吃不完一個,奶油吃多了不健康之類的來阻止自己去買這個蛋糕。而别人祝我生日快樂, 會讓我覺得我對他來說比較的重要,至少他會特意記住我的生日。

      為什麼自己主動選擇的話就會選擇不買這個蛋糕,而别人買就會高興的接受?為什麼被人記得生日就覺得自己很重要,沒人記得你的生日你就變得不那麼重要?潛意識裡似乎是覺得自己不配買這個蛋糕。不是因為價格, 而是不配為自己來買的這個東西。而通過别人買來給我,就從一個角度告訴我我值得,值得被重視,值得被關愛。而需要通過外界的反饋來證明自己值得被愛,恰恰就是内心裡覺得自己不值得的一種外在表現。

      都說外在世界就是人内心的一種投射,确實是這樣。你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就會找到很多别人不愛你不重視你的蛛絲馬迹;你覺得你不配得某些東西或者某種關系,你就會給自己找一萬種理由不去擁有那個東西或者那種關系。而最後,當你的自我暗示終于讓你失去你想要的東西或者一段關系後,你會自我印證這個你認為的所謂“事實”,看吧,我就是得不到這個東西(關系),從而進一步加強了你的這個自我認知。殊不知,這一切的劇本都是你自導自演的而已。

      很多時候,當你對這個世界失望的時候,其實很可能是你對自己失望了而已。有可能你長時間沒有關注你内在的感受、渴望、想法,太久沒有關注自己的身體向你發出的信号。當你沒有辦法很好的感受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時,恐怕你也沒有力量去更好的感受這個世界。

      當你因為别人的反應而産生彷徨消極情緒的時候,不妨看看太陽、看看藍天和白雲。看看周圍的大樹,鮮花,小草,清風。它們每天都按照自己的規律來發光、生長、開花、流動。它們不會因為人們對他們的贊美就沾沾自喜,也不會因為沒人關注而郁郁寡歡。不論周圍的人事物如何變化, 它們依然按照自己的節奏屹立在那,不卑不亢,不快不慢。一切都是那麼的自在。也許,這也是人生的智慧吧。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