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赴宴更是飽覽

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淮安,是曆史文化名城,周恩來總理的故鄉,長三角北部的重要中心城市,道路縱橫,綠樹成蔭,高樓栉比,京杭大運河從城内外雙線穿過,湖泊衆多,被稱為“漂在水上的城市”。

10月4日上午10點半,深秋的陽光還是那麼灼熱,我們祖孫三口乘現代有軌電車俗稱“小火車”,從淮安市區到河下古鎮,參加夫人姨外甥孩子于珩的百日宴。

出西門左拐進入桑園路,這裡20世紀五六十年代是一大片桑樹園子,八十年代,我到此讀書就沒有看到桑樹,隻保留了一條路名。步行600多米就到了“小火車”始發站——體育館站,當然也是終點站,又是交通路的起點。

左手邊是體育館,右手邊是華信Mall,這裡是我們經常散步休閑購物的好去處。司空見慣的地方因國慶長假,遊人如織,“小火車”由平時高峰時五分鐘一班增加到2分鐘一班,即使如此人還是很多,看風景的時候看人是假期的福利。

過淮海東路站、運河廣場站進入丁香路,每次經過這裡我總是想起戴望舒的《雨巷》:

“撐着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顔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列車來到老壩口站,在禦碼頭原老壩口小學(現在這所小學已經被淮安小學合并)院内有一口娃娃井,這裡有一個動人的傳說。相傳,唐朝的時候,有一戶普通人家,打漁為生,孩子名叫井娃,日子過得雖然清苦,倒也其樂融融。有一年,井娃家周邊突然流行一種怪病,患者面黃肌瘦,肚子奇大,慢慢痛苦地死去。井娃的父母也染上了這種怪病。懂事的井娃拿起父母的魚網,撐起自家的小船,來到運河捕魚,賣錢養活生病的父母。有一天,井娃捕到了一條大鯉魚,見其流淚,就把它放了。鯉魚落入運河水的一瞬間,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姑娘,她告訴井娃,在他家西邊的那口井中,住着一條千年蟒蛇,蟒蛇噴吐的毒氣正是周圍居民染上怪病的原因。患者隻要喝了蟒蛇和童子的血,病就會好。第二天一早,井娃拿着魚叉奮不顧身地跳入井中,與蟒蛇奮戰了三天三夜,最終殺死蟒蛇,自己也流盡了最後一滴血。人們謹記着井娃在臨走之前告訴他們的這個秘密,喝了井中的血水,病果然都好了。為了紀念這位犧牲自己而救大衆的井娃,人們就将那口井取名叫“娃娃井”,現在為江蘇省淮安市不可移動文物。

列車在香樟樹、法國梧桐、栾樹等護道樹的三層保護之下,穿過水渡口站、政務中心站、深圳路站、廈門路站、八亭橋站、汕頭路站、三亞路站來到闆閘站。

“闆閘”在我的記憶裡,是每次騎自行車到父母居住地的必經之路,每次看到“陽光加油站”,就知道闆閘到了,離父母更近了,如今父母都在天堂裡保佑我們。

近十年來,因為“小火車”沿線設了站點,“闆閘”的知名度顯著增強。最近一段時間,“闆閘”在朋友圈的出現頻次逐漸升溫,因為一個響亮的名字:大運河闆閘遺址公園。闆閘是目前所發現的全國唯一一座木闆襯底的水閘遺址,并且保存完整,直觀地揭示了“闆閘”的結構和施工原理。

闆閘建成後,明政府于1429年在此設置淮安榷關,關者,為國家收取稅銀之官署,即相當于今日之稅務機關,史稱“淮關”“鈔關”。闆閘設關伊始,因為此處為運河咽喉要道,稅源十分充足,每年數以萬計的漕船超額夾帶要收稅,南貨北上、北貨南下要收稅,皖豫産品東下分流,也要在此納稅,故此地稅銀收取為“天下第一關”。因此有了“闆閘人半邊臉”之說,說的是“好處費”給的到位,就能笑臉相迎,早日過關,反之,冷臉相對,商船不知何時才能放行。

2020年,我們晨練團隊徒步走到周恩來紀念館,曾經過榷關,當時并不了解,後來查資料得知,作為榷關所在地的闆閘,周邊有很多厲害的鄰居:毗鄰的淮安府是漕運中樞,河下為鹽務重地,王家營是舟車交通換乘樞紐,造船業發達的清江浦同時又是清代江南河道總督駐節地。明清政府非常重視淮安的河道治理,但不斷加高加固的堤壩,阻擋不住黃河的咆哮,所到之處的村莊、河流、道路,面目都被改寫。黃河最厲害一次的肆虐,發生在乾隆三十九年,黃河在老壩口決堤,将闆閘周圍的地勢整體擡高七八尺,并且将缽池山夷為平地,還沖出一個大水塘——“大口子湖”,就是現在缽池山公園内的湖。

闆閘遺址,一左一右保存了兩樣古代遺存:一處是三元宮,另一處是淮安關旗杆基座。

列車再經大劇院站、森林公園站、烏沙河站來到了河下站,我們的終點站。

千年古鎮河下是我們經常來遊賞的地方。自古以來,這裡孕育了衆多曆史名人:唐代詩人趙嘏、宋代抗金巾帼英雄梁紅玉、明代文學家吳承恩等。明清兩代,河下古鎮出了67名進士、123名舉人和12名翰林,被譽為“進士之鄉”。古建築、石闆路、小橋流水,都訴說着河下古鎮的滄桑與故事。一覽古鎮的巷弄,感受着曆史的厚重與文化的沉澱,心靈也在這種甯靜與古樸中得到放松。

步行500米,來到我們的赴宴地點古文樓,外地人特别多,二樓大廳精心布置着于珩百日宴的氛圍。親人相聚格外高興,頻頻舉杯,共吃淮揚菜美食,共話各自經曆,深感生逢盛世之幸。

歡快的時光總是很快,沒有不散的宴席。美麗的風景和人文景觀以及自由與快樂的心靈體驗構成了赴宴之旅的完美組合。一路見聞讓呦呦包攬了眼福、開闊了視野,更是她人生道路上的溫暖陪伴,不是嗎!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