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人的碰撞(50)住在一起的意義

胡小倩剛和爸媽住在一起那一段時間,除了帶他們去景點、品嘗美食、即便周末出去也會詢問:“我們要去……要不要一起去?”

“不去!”劉若雲和胡軍濤幾乎異口同聲。

“為啥呀?”胡小倩不理解。

“你倆去的地方不一定是我們想去的,再說你們有自己的小空間,我們想去哪裡自己去,互相不幹擾。”劉若雲向來喜歡獨自出行。

“我喜歡慢慢逛。”胡軍濤時間相對自由,去一個景點要一整天的時間。

爸媽這種态度,胡小倩不在強求,不過出去吃東西,遇到好吃的都會打包一份。


劉若雲總是擔心孩子們早晨不吃東西胃不舒服,每天早晨煮粥或者打豆漿、煮白水蛋、蒸紅薯,其實孩子們早晨吃不多。

“媽媽,早晨不用管我們,我們自己沖點芝麻糊就好,牛奶、燕麥也行,早晨的時間自己安排就好。”胡小倩體諒劉若雲,她了解媽媽不是個愛做飯的人。

日子就這麼平平淡淡地過着,小長假、甚至周末胡小倩和唐偉出去玩,家裡的貓咪也放心地交給爸媽管理:劉若雲責任心強,胡軍濤畜牧獸醫出身,即便有點小問題也能解決。

一般情況下,周六他們睡到自然醒,早飯和午飯一起解決。劉若雲使出看家本領,過油肉拌面、羊肉焖餅子、大盤雞、大米抓飯輪番上陣,一家人吃得開心,劉若雲成就感滿滿。

可是物極必反,體檢報告出來,胡小倩立馬叫停這番操作,要求:少油、少鹽、多吃蔬菜、少吃肉、盡可能吃魚肉。

這下可好,劉若雲這幾樣拿手飯徹底沒有了市場。

胡小倩也會做什麼菜包飯,就是土豆泥和茄子泥拌在一起,配着雞蛋醬用生菜葉子或者紫蘇葉子吃。

胡軍濤和劉若雲嘀咕:“就像喂羊一樣。”

“她做什麼咱吃什麼,他倆不在家的時候我們再做喜歡的飯菜,捧場,捧場!”劉若雲向來不想掃興。


周日,胡小倩和唐偉有自己的安排,這一天是劉若雲和胡軍濤最放松的一天,做自己喜歡的事,吃他們想吃的飯菜。

如果胡小倩他倆回來吃飯一般會提前打招呼:“媽媽,幫我們蒸一杯米,我們自己回家整菜吃。”

劉若雲内心免不了有一丢丢失落:“為什麼不願吃我炒的菜?”

不過,劉若雲又釋然了,自己做菜就那麼幾個樣式,孩子們更喜歡吃炖、煮的菜,顯然自己沒有這個習慣。尊重就好,不強加幹涉。


以前胡小倩也解釋過:“你倆想去哪裡就去玩,從這裡出發也方便。”

“我先把這裡好好轉轉,天熱了再到遠處,天津、大連、哈爾濱都在考慮範圍。”這一點胡軍濤相對純粹一點。

劉若雲卻有自己的考量!

去江城參加胡小倩的畢業典禮,江灘、森林公園、戶部巷、武大校園都留下腳步;

胡小倩第一份工作地她住過一段時間,工作日在市區玩,周末去郊外。大運河發源地、武林碼頭、西湖、四季青批發市場去過一遍。

這座城市以前來過,主要景點不在遺憾,要去就去小衆景點。

至于去外地,劉若雲不是很期待,更确切地說,不想和胡軍濤一起出行,僅有的一次背包遊并不愉快。

那是胡軍濤突然被告知提前退休的時候,他相當激動:“咱們出去一趟吧!”

劉若雲的小副業剛好告一個段落,自然捧場:“咱們去哪裡?”

“你做攻略就好,這點我不行!”胡軍濤有自知之明。

“預算多少?”這是重點。

“一萬五到兩萬,起碼要十天,沒有工作牽絆,好好出去玩。”胡軍濤相當豪橫,以前送女兒上學,假期有限沒有怎麼玩,時間都浪費在路上了。


做攻略劉若雲也不太專業,大緻思路就是:每到一個地方報當地團,然後自由行動一天,一般提前安排三天的行程。

從家鄉出發到省城飛到第一站,旅遊公司接機按照 計劃玩幾天都比較順利,沒想到在西安翻車了。

劉若雲想當然認為住在回民街民宿出門比較方便,讓她沒有想到的民宿就是民房改建的,條件十分簡陋。

本來劉若雲自己都懊惱不已,沒想到胡軍濤一個勁埋怨:“怎麼訂到這樣的房間?”“怎麼不住酒店?”“上次住的民宿可不是這樣的?”

當時劉若雲就炸毛:“為啥你不做攻略?我天天辛苦跟進行程才遭到你抱怨,接下來各走各的。”說完劉若雲索性躺倒被窩裡睡覺。

這下胡軍濤傻眼了!靜坐一個小時終于放下姿态:“我說話不講分寸,咱花錢出來玩的,睡覺算什麼?”

劉若雲想想也是這個理,反問道:“接下來怎麼辦?”

“你安排就好。”胡軍濤語氣軟下來。

“我不敢保證十全十美,我也沒有這個能力。”劉若雲自然有所保留。

“你看着辦吧!”這是胡軍濤妥協的标志。

逛回民街劉若雲還是堅持各走各的,胡軍濤不放心,一直電話聯系劉若雲,而劉若雲悠閑自在吃鏡糕、喝石榴汁,美得很。


又是一個星期天,胡小倩和唐偉親自做午飯,劉若雲有點想不通:“我們在這裡就想讓你倆吃現成的飯菜,現在你倆能自己做飯吃,我倆在這裡好像沒有太大的意義。”

“你怎麼這樣想?咱們住一起是互相享受親情,這裡各種資源都比我們家鄉好,爸爸在這裡身體比以前好許多。我早就說過做飯不是你的任務,不想做提前說一聲,我們幾個都會做,網上找個教程并不難。你和爸爸在這裡開開心心就好,不要有什麼思想負擔。”胡小倩巴拉巴拉一大堆。

而在劉若雲的心裡卻是這樣理解的:“孩子需要自己幫忙義不容辭;不需要的時候盡可能不打擾孩子們的生活。”

既然女兒是這樣的想法,讓我們過好自己的日子,那就規劃一下吧:平時鍛煉、讀寫,适當的時候以這裡為原點,到周邊走走看看,從近到遠,天津更方便一些。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