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對無所事事感到焦慮不安?
今天我在朋友圈發了一句話,說自己在家聽聽下雨的聲音,看看書、寫寫字,或坐或躺,發發呆,就快樂得無以言表。
然後一位很久前認識但未深交的朋友,就在底下留言,她說:“為什麼我在這種時候感覺非常焦慮?”也就是說,她無法放松下來。一旦自己沒在做事、沒有學習,她一個人呆着的時候,就開始坐立不安。她說,可能是她的不配得感在作祟,且認為女人随着時間的流逝會貶值,隻有不斷進步與學習才會有安全感。
我能感受得到她的緊張,時刻保持着高速前進的那種緊迫,就是不想被落下,怕落後和錯過,導緻自己更加匮乏,她說從小她就是自卑的,而自卑的原因很大一部份是因為沒錢。所以現在不敢放松,不能停下來,她一直在努力辛苦的工作着,每天都要有事做、或在學習中,才有安全感。
我知道這可能是源于從小就感受到的鞭策和匮乏,從小就不被允許有放松和玩樂的時間,會被催着去做事、動起來,才會有“好日子”過,好像躺着休息一下,就會吃不上飯。所以,長大之後也會一直處于一種不敢松懈、不能放松的狀态,似乎一放松下來,就會被人抛下,不再有價值。
這種被恐懼驅動着往前奔跑的動力,會讓人處于一種很強的消耗中,即使累了,也不會讓自己休息補充一下能量再跑,而是會不顧自己的精神狀态,隻要還有一口氣在,就會一直往前走,這時,往前走成為了一種信念,而不是自己的選擇。
她将自己的價值感建立在外在認可的基礎上,隻要沒從他人或者金錢上獲得正向反饋,便會認為自己毫無價值,自己所做的一切,隻為獲得金錢和他人的認可。這種價值觀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就會陷入一種自我貶低、無意義的狀态裡。
她不認為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有價值的,即使自己不優秀、不上進、不學習,也是值得被愛的,她不相信這一點。因為她從沒被無條件的愛過,沒有隻是因為她的存在就開心、慶幸的人,隻有當她取得了成績、做出了符合他人期待的事情,她才會被愛和好好對待。她一直生活在那種要求、期待的言語和眼光裡,所以她沒有辦法停下來。
我告訴她,那些因為你做出了成績,賺到了錢、成為了所謂的“優秀”的人才會對你好、才愛你的人,其實都是不懂什麼是愛的,他們給了你一個錯覺,讓你覺得自己不可愛,是因為不上進,不聽他們的話,沒有符合他們的期待,他們就是用這種方式來控制你,讓你如他們所願,聽他們的話,這是一種操控,談不上愛。
他們濫用了權力,以這種“愛”的名義來控制你,而這種有明顯條件和目的“愛”根本就不是愛。那是打着愛的旗号,來達到操控的目的罷了。他們憑什麼剝奪你被愛的權力?你作為一個人的價值憑什麼由他們來定義?
你不需要那種有條件的愛,你也不需要他人施舍給你愛,現在你完全可以愛自己,對自己好一點,把自己重新養育一遍,因為你生來就是有價值的,不需要獲得任何人的認可才值得被愛。當你相信這一點,那麼,不管自己做什麼,是否是他人眼中優秀、上進的人,都對你沒有影響,因為你确信自己獨一無二,生來就是無價之寶。
當你内核穩定,自信堅定,再也不為取悅他人,不在意他人看法和想法而活的時候,你或坐或躺,還有什麼可顧慮的呢?
- 上一篇 我發現做生意其實就這6個字
- 下一篇 魂兮歸來第265章·靈珠魔串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