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第2️⃣1️⃣1️⃣天|進化是為了避免競争
✍️生存和繁衍對新物種的發掘起着限制作用,而非驅動作用。這個觀念層面的微小但重要的進步将是我們認識到“衆生皆平等”,其所有在進化競争中勝出的生物,彼此之間并沒有高下之分。
✍️一個好的解釋,應該闡明原始數據的更深層含義。比如,萬有引力定律的公式很有趣,但背後的解釋則更深刻:物質吸引物質——一個簡單又深刻的真理……此處抽象化的結果便是,所有成功的物種,都在卓有成效的做着同樣的事情,即它們都能生存和繁衍。
✍️競争并不是一種純粹的創造性力量。它更像是一種磨砺性的力量,在特定的生态位内,對物種進行持續優化,或者使物種以限制性的方式,跨越生态位,就像瞪羚進化出從獅子嘴下逃離的方式那樣。
✍️競争所帶來的問題是,為了使生物更好的适應,它引入了目标壓力的概念。但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這可能會導緻趨同和目标的欺騙性。換句話說,進化本身就是創造性的,隻不過它允許了競争的存在,但絕不是因為存在競争才有了進化。例如,在沒有競争的“和諧之星”上,進化隻會更富有創造性。
✍️因此,要想進化出富有特色的物種,進化的競争性就不能壓過創造性的驅動力,這才是關鍵。競争能對不同物種的生存方式起到磨砺作用,而且可能會導緻特定的生态位被特定的物種主導,但并不妨礙新生态位的繼續積累。所以重要的結論便是,即使以一種不排除競争的方式對自然進化做抽象處理,競争的作用也應排在創造性之下。
✍️有趣的是,與虛拟生物模拟器相結合後,該算法(具有局部競争特點的新奇性生成搜索)在一次嘗試性實驗中,生成了各種各樣的虛拟生物,這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成果。由此可知,該算法幫助證實了這種類型的搜索,可以爆炸式的生成各種虛拟的生物體。
✍️非目标性思考的一個核心觀點是,雖然可以把進化看做一場競争,但“形成新生态位移逃避競争”要比“在生存和繁衍這兩個目标上,勝過其他生物”更為重要。這就是生物多樣性保持增長的方式,也是自然進化總體上趨向于“多元化”而非“趨同化”的原因。
✍️我們可以把化石記錄本身,看作偶然性的最初版本,它不是用文字,而是用保存在岩石中的化石生物寫成的,它用10億年的時間證明了進化這個“尋寶人”,“于無聲處聽驚雷,于無色處見繁花”的深厚功力。
✍️我們對進化過程産生了不同的看法:它似乎更像是一場開放式的頭腦風暴,而不是一心一意的去追求某個目标;它更傾向于探索,而不是血淋淋的競争;它并非是在追求完美,而是在制造一台新奇的魯布·戈德堡機械。進化好比是一位終極的尋寶者,看似沒有頭腦,卻能在潛藏了所有可能性的空間中找出所有的生物。進化又是世界上最多産的發明家,所有的發明創造,都是在不考慮未來走向的情況下完成的。這就是在不考慮競争和适應性的情況下,我們依然能夠理解進化過程的原因。這或許能成為一個嶄新的進化解讀視角,徹底屏蔽目标神話的影響。
- 上一篇 豁達一點,容納得更多一點
- 下一篇 放不下的是你我的課題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