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才明白,成年人的那點事……
最近迷上了大掃除,看着幹淨的卧室,竟然有一種想要努力的沖動。
我們原來是一種多麼簡單的生物呀,
就因為自己受到了尊重,就想要拼命地努力。
因為每天學會了大掃除,開始理解了很多人很多事。
理解了自己的渺小,畢竟之前覺得毫不起眼的清潔工作,也需要付出大量的心力才能做好。
理解了别人的不易,以前覺得許多曆史人物真的好傻
為什麼紙上談兵的趙括會把自己的命也搭進去?
為什麼位高權重的曾國藩會懼怕一個年邁的老婦人?
為什麼厲害如王重陽、張三豐也沒有能夠誅殺昏君,建立盛世?
也理解了真正的“俠之大者”,并不是殺伐果斷,而是進退自然,是平衡而不是征服。
一個人的成功并不難,難的是帶領一個種族甚至是一個國家的崛起。
重讀一遍了偉人詩詞
宜将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西楚霸王式的勝利,是一個種族的不幸,是一種短視而無知的勝利。
隻有把大多數人的利益把放第一位,才真正能獲得他們的支持和認可。
以前我做事,得到的評價是:能力很強,但過于苛責。
現在我做事,得到的評價是:非常平和,能善待所有人
曾國藩40歲前,他用自己的“聖人”标準要求所有人,結果太平天國剛平定,就被免職回家。
在家大徹大悟後,他領悟了“和光同塵”的道理,再出山時,已沒有了銳氣。
有的隻是堅韌和成事的執着,之後他走上了漢人權臣的頂峰。
此時此刻,我似乎也看到了那個略帶着佝偻的身體
我理解了他内心的焦灼,理解他無比的忠誠,理解他對理想的渴求。
但這一切的最後,是和光同塵,是韬光養晦,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德經》第二章中這樣寫道: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為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上一篇 大熊讀書 049期 - 蘇轼:彈指三生斷後緣
- 下一篇 一份真實的感動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