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發光

春節期間,除了閱讀吳軍老師的人生智慧外,又重新開始喝一些心靈雞湯。

高中畢業那會,沒有考上自己的理想校,同時也受家庭影響,自怨自艾了頗有一段時日,直至最近幾年才慢慢和自己的和解。

雞湯說的好,如果我們無法去到一個良好的環境,但至少可以讓自己有一個讓自己發光,進而改變環境的理由。

這或許套用到孩子幾年後即将面臨的中考,也不無道理。

有人做了一個測算,大約有50%的初中生可能要面臨着中考的分流。

剛開始接觸這個概念的時候,說實話,我的内心是很忐忑的。

雖然我高考沒有發揮好,但中考于我卻沒有太多負擔。沒曾想,現在卻要為這50%的升學率争得頭破血流。

于是,内卷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當然,有些手中有閑錢的家長可以雲淡風輕地說,大不了送孩子出國,鍍層金回來,更有競争力。

但于我們工薪階層的家長來說,留學可能更是一個無底洞。

立足當下,培養孩子耐挫的能力,對于環境的适應能力,乃至讓自己發光發熱的能力,或許更加重要。

中考獨木橋,有可能福星高照,有可能平平無奇,也可能折戟沉沙,如何快速地調整狀态,快速投入到下一段人生中去,是十分重要的。

在TOP學校,自己發光的機會相對較少,可能會更多地以學校為榮;

但在普通學校、職業教育學校,學會讓自己發光則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堅守。

人總是趨利避害的,隻要自己發光了,或許就能影響一批人,進而推動整個環境的改變。

留學不應該是一種無奈之舉,而是錦上添花的順勢而為,應該都是基于自己發光的基礎之上。

這麼一想,我對孩子的升學焦慮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緩解。

除了狠抓學習習慣之外,他的志向、心态或許都是值得認真打磨的。

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學會讓自己發光都應該成為彼此的座右銘。


...

圖片來源于網絡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