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的第七十天
“苟志于仁矣,無惡也。”這裡的“惡”有兩種讀音,但意思卻是不一樣的。
我們先來看第一種,讀“惡”(e),四聲,意思是惡行。整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一個人立志于求仁,做一個有道德,有節操的好人,那他就不會去做惡事。
第二種讀“惡”(wu),也是四聲,意思是厭惡、讨厭。整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有心求仁,想要成為一個仁德的人,那大家就不會讨厭他。
我個人更傾向于第一種解釋,因為仁也好,禮也好,都是人的内在追求,是種精神追求,是對自身的一種要求。
我們做人做事,首先得無愧于心,做到讓自己心安,而不是為了讨别人的歡心。因為很有可能為了讨得别人的歡心,去做一些表面功夫,其實心裡根本不是那麼想的,那自然不能算仁了。
孔子這句話是在勉勵大家,對自己要有要求,要有追求,,立志做個仁德之人,也就是做個好人。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學習《論語》的第七十天!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