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終身成長》有感-成長的本質是努力
今天讀完了《終身成長》這本書,越來越多的看到天賦來自于努力這個觀點。凡事更進一步往往也暗藏驚喜,深以為然。
1、對努力的看法:即使天才也要通過努力才能達到成功。
努力自帶榮光而并非可恥,去争取而不是麻木的順其自然。
努力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比天賦的“材料”更重要,就看你有多“想”了。有句話說:當你在努力時,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當然,努力也并不是一味地蠻幹,努力是達成結果的有效路徑,即便是走路也是需要技巧的。在陳述努力的思維過程時,作者做出強調:努力的過程并不隻包含努力本身。
在努力的過程中,如果可以積極地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所在,無論努力到何種地步皆不被自己的短處所限制,打開思維的視野另辟蹊徑,積極尋找一切達成目的的可能。
那麼,在所有可能“沖出重圍”的方向裡,再不斷去開辟新的路徑,及時調整自己的步伐,最終就能夠一步步達成自己的目标。
一個人若擁有了這樣的秉性,便不可能不成功了。這種秉性便如作者所言‘這是一種當事情和你的期望逆向而行時,依然能夠挖掘和尋找力量的能力’。
倘若努力着努力着發現,想要的成功正中自己的天賦,那便更是如虎添翼了。
當人們成功後,我們總認為那是必然的。人們歡呼後心想:他們具有該領域的天賦。媒體也會大肆弘揚天才的能力,對他們背後所付出的努力一筆帶過。甚至連我們自己在做成一些事情後,也會傾向于認為自己擁有這份才能,實際上不管擁有什麼天賦,都需要持續的努力加持才能最終成就這種能力。
近來看到一個詞語「祛魅」,網絡上有個話題叫「世界就是個巨大的草台班子」,我想可能的确如此。
當一切回歸本質,回到普通,我們應該認識到我等凡人自身的努力程度拉大了人與人之間的區别。
2、對思維的看法:每個人都擁有兩種思維模式,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逐漸去學習維持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方法。
成長型思維模式讓人們專注于提高自己的能力獲得進步,這種思維讓人們深信能力是可以通過學習進行培養的,而努力使之卓越。
它讓人們掌控着自己的學習過程而且始終富有動力、樂于挑戰。如果說努力是成長的車輪,那麼成長型思維便是促其前行的不竭動力。擁有這種思維是人們摒棄雜念而一心隻想着排除萬難持續前進。無疑,這種思維能力非常值得培養和學習嘗試。
如此一來,固定型思維就不那麼受歡迎了。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這種思維。雖然它不那麼好,但我們絕不可忽視它。怎麼處理與它的關系正是這本書想要交給我們的。
在人生的某些時刻,當我們認識它洞悉它了解它接受他并有意識的去改變它,相信對我們每個人都大有裨益。做到這些可能并不容易,但至少,我們可以給自己提個醒,倘若思維鑽進了死胡同,冷靜思考,努力勸一勸自己,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新的出路。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覺得很多概念都很熟悉,好像在哪裡見過又不太一樣。我想這或許源自于道理我們都“懂”,作者一直申述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更看重努力而非天賦,也因為努力而不會迷茫。
閱讀本書對我的另一個好處在于,它幫助我為過去我所擁有的籠統的零散的相關知識點進行了歸納,也為我内心遊移不定的部分進行了确認,它在我的心靈裡開辟了一條道路,而這條路是值得堅定地走下去的。
- 上一篇 夏日随筆,不情願的取快遞
- 下一篇 日更文摘117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