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醉溪亭日暮(原創)

...


      很喜歡《漱玉詞》中那阙《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争渡,争渡,驚起一灘鷗鹭。”隔着千年的雲濤星海,看見那個穿着藕色上衣、杏色長裙的少女正笑意盈盈地向我們走來。

    夏天悄然來臨,少女與朋友攜酒外出,舟行溪亭,曲水歡流,遠山含黛,郁郁蔥蔥,豔陽豪爽地将光輝灑向水面,粼粼波光晃動人眼, 如碎金閃耀,水面上暖風吹過,搖動滿河蓮葉。溪亭周圍景色宜人,久困家中的少女們頓覺眼前一片天高雲淡,一群人在天地茫茫的大自然中陶然忘機……不知不覺,紅日西沉,晚霞映照,告訴遊人時間不早了。酒醉興盡,少女們決定掉頭而歸。湖面上蓮葉無窮, 盛放的荷花叢中飄着一葉扁舟,舟上遊興未盡的少年才女或許是飲過美酒酒意未消,抑或是景色宜人,惹人陶醉,輕柔的晚風推着船兒不知不覺誤入荷花深處,進退兩難,怎麼辦?船上少女們叽叽喳喳焦急聲聲亂了行槳人的手腳,蓦然間響起一陣嘩啦啦的聲音,原來驚起了一群水鳥振翅高飛.....詞阙寥寥數筆,清新自然、暢快愉悅的意境令多少後人歎服!

    少女就是詞作婉約派宗主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中“常記”本應作“嘗記”。“嘗記”為“曾經記得”,言下之意是“今又記起”。“常記”是“常常記起”之意。無論是“常記”還是“嘗記”,可見詞人對此段往事的記憶之深。這段美好的回憶在她心靈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是與丈夫趙明誠兩地分居,寂寞孤獨“卻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時記起;是山河飄零,南渡紛亂,颠沛流離時憤怒高吼“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中記起;是至愛趙明誠去世,晚景凄涼,獨吟“雁過時,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時記起……國破家亡、夫亡親逝、生活凄涼在現實中撞擊着詞人的靈魂,現實的悲涼使詞人對過去的美好更加眷戀!凄苦寂寞中,作者眼前便閃現出了少女時那次歡樂的遊玩,想到了自己少女時代“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天真嬌羞的情懷、富足美滿的生活,然而晚景卻遭遇國破家亡、孤苦無依。這種切膚的傷痛是如此刻骨銘心!“常記”是對少女時遊玩的歡樂産生了深深的留戀,更是對眼前生活窘迫、國破家亡、歲月無情的無奈。

      無情未必真豪傑,多情自古傷離别。詞人是至誠又至真的,淡淡的思緒随筆間流露,觸動着我們最柔最弱的那根心弦!無論是我最欣賞的清代詞人納蘭性德,還是最敬重的李易安,一生浮浮沉沉,并非為情所累,而是為真所苦!然而,縱觀古人今士,風流終被雨打風吹去,唯有真性真情真品才留下一段段千古絕唱!

    塵世喧嚣,人心浮躁,再讀《如夢令》,詞人李清照的人格魅力和蓋世才華将我帶入那清新自然,輕松忘我的境界中……“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争渡,争渡,驚起一灘鷗鹭。” 真的很感謝李清照用她靈敏而細膩的心靈感觸到了我們逐漸淡忘的東西,并以曠古的才華流傳了下來。如果真的可以,恰遇那時、那景、那情,我願與易安共醉溪亭日暮!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