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大多變成哲學家
網文分享。
說個真事兒,我身邊人的。
她老公出軌好幾年了,她一直假裝沒看到,因為男人表現還可以,她又比較性冷淡,正好不愛做的事兒,有人替她做,還挺爽的。
一個朋友說她沒底線,她不服,說“我有!他敢給外面的女人花錢試試?!”
我琢磨着,完全不花錢也不太現實。一起吃飯總要買個單啥的,她說的花錢,應該是指花大錢,動了她的經濟大權,那不行——這是她的底線。
這個底線,姿态很不美,卻是她的現實。
她懷頭胎,八個多月摔了一跤,孩子沒了。後來懷第二個,早早回家休假養胎。生出來的孩子身體不好,三天兩頭生病,她索性辭職回家帶娃。
辭職之前跟老公談判,拿下了男人的工資卡,牢牢掌握家裡的經濟大權。
之後又生了二胎。她知道自己跟男人已經沒話說了,男人說的那些,她覺得虛空,跟她沒啥關系;她說的那些,男人覺得瑣碎、瞧不上。
她也不覺得自己是退步,或者被時代抛棄,總要有人帶孩子吧,總要有人關心柴米油鹽吧?
跟男人談不來就談不來,自己沒必要去反思這個,非要左手關心孩子,右手關心國家大事,這個社會,讓女人成長是讓女人豁達,可不是讓女人累死。
她想得開。婚姻,前期是合作社養娃,後期是合作社養老,隻要他的合作精神還在,不拆台倒油,都屬于可忍受範圍。
這事兒到底是可喜還是可悲、進步還是倒退,實在不好評判。
隻能說生活過着過着,評判标準就變得複雜而一言難盡起來。過去覺得鐵闆釘釘的事情,到後來覺得也就那麼回事。
雖然終究還是意難平,誰不想非黑即白、底線高到天上去呢?
但生活,不知道為什麼走着走着,就變泥濘了。在泥濘之中,無不是鋪天蓋地的灰土土。
“曾經你以為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眼裡揉不得沙,慢慢卻發現人生充滿了五彩斑斓的黑與形态各異的白。”
她說的這句話讓我大受震撼。原來青春的萌動能把少男少女變成詩人,婚姻的博弈也能把女人變成哲學家。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