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陪伴孩子
每次看到成功人士巡回演講或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我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我的工作,我都沒時間陪伴我的家人和孩子。
聽上去好感人!其實,我想做的是上前抽他兩耳光。
中國是一個奇怪的民族,我們重視家族,重視血緣,重視宗親,但很多時候,又在潛意識裡崇尚為了出人頭地而六親不認,不帶小孩,不理親情。不僅不受批評,反而成為成功人士炫耀自己受了多大委屈和犧牲的資本。看看西方,哪怕是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時不時會秀秀天倫之樂,奧巴馬談起自己的女兒時,臉上洋溢的幸福不亞于當上總統的那一瞬間。
我是一個非常“狹隘”的人,在我看來,所謂成功,就是你身邊的人,因為有你,而感到快樂。倘若你赢得了天下,而輸了家人,那你的成功,不過是一場泡沫。
在中國,不負責的父母輿論環境真是太寬松了,以工作為由,把孩子堂而皇之推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請個保姆替代自已來帶,文化程度越高、經濟狀況越好的父母,自己代小孩的比例反而越低。而隔代帶小孩,成功率不高于30%,因為祖父母輩帶小孩,用的大多是傳統方式,以撒謊敷衍小孩;用“小心點”“不要去”等口頭禅妨礙小孩的創造力和冒險精神;貪小便宜;當着孩子的面講孩子父母的壞話等……
中國文化裡,過多強調生育是一種權利,甚至是一種義務(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而忘了最最重要的一點,生育是一種責任。在你不能确定可以給孩子足夠的時間陪伴時,請不要草率地生下孩子。《窮爸爸、富爸爸》裡就有一句,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已的小孩。
當然,不是說,夫妻一方必須辭職全職帶小孩,這在中國也不現實,但當父母的,有沒有竭盡自己所能,給孩子最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呢?雙方都要上班的情況下,有沒有把下班後的時間,整個周末拿來陪小孩,關注他想做的事,帶他一起去認識世界,享受人生呢?、
我總以為,衡量你是否在意一個人,最顯要的參數,不是金錢,而是時間。對于一個人而言,時間比金錢可有限多了,你口口聲聲說愛孩子,願意為孩子去死,但你連每天幾小時的親密相處都保證不了,你愛個屁啊。
很多人說,我很忙,我沒空,我有好多會要開,好多應酬推不掉,忙是不在意一個人,一件事的借口,沒有任何一份工作能把人24小時都賠進去,隻有重視與不重視。如果你把孩子當成最重要的會議,再忙都能抽出時間來。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小故事:周末,父親帶着五歲的小女兒開着豪車出去玩,路上,父親問:女兒,爸爸天天忙着開會,賺錢,都沒時間陪你,你恨爸爸嗎?不恨!父親聽了很是感動,然後用很堅定的語氣說,一定要賺更多的錢,讓女兒住洋房,上最好的學校,穿最好的衣服,等等。待父親情緒穩定後,問女兒:哪天爸爸老了,走不動了,賺不到錢了,怎麼辦?女兒堅定的說:用爸爸賺的錢,給爸爸找個最好的老人院!!!
我們怎能以自己要多做點正事,實現自己的價值為理由,讓自己的孩子,希望父母多陪陪自己都變成奢望,那我們還算是人嗎?所以,每一位父母,你有做出為了孩子舍棄職場晉升,犧牲休息時間,犧牲自我實現這種覺悟麼?我身邊很多朋友,因為不想因為孩子而降低生活質量,沒做好為孩子犧牲自由的準備,就決定不要孩子,我覺得這樣的父母,比生了不養的父母,更負責!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