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溫柔而堅定的愛

《正面管教》裡面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作者簡·尼爾森是7個孩子的母親,每天都不知道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别再打架、能把玩具收起來。像大多數母親一樣,作者的“錦囊妙計”就是威脅、吼叫和打罵。直到有一天,尼爾森聽到自己又朝孩子們大吼“我說了一百遍了,收起你的玩具!”時,尼爾森突然認識到,真正的笨蛋正是自己——肯定不是自己的孩子們。

多麼可笑啊,我們父母們不都要像尼爾森一樣,重複100遍才知道自己的方法不管用。

責罵100遍還不見效的故事告訴我們: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自認為正确的教育方法,可能都是錯誤的。我們沉迷于自己的情緒和對孩子的控制中,忘記了我們教育孩子的終極目标。

那麼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什麼呢?我們需要教給孩子的真正正确的東西又是什麼呢?

...

-1-冷靜!冷靜!冷靜!

不管如何教育孩子,第一步我們需要的都是冷靜,并且絕對值得三遍以上的反複提醒。

曾經看過一段新聞視頻。上海盧浦大橋上,一輛正在行駛的白色轎車停在路中央。一位年輕的媽媽走下駕駛位,在車後停留了一下又進入車輛。不一會兒,一個男孩兒從後排打開車門,快步跑到高架橋邊,一躍而下。媽媽在後邊追趕不及,跪在橋邊捶地痛哭。據說是媽媽和孩子産生了争吵,孩子想不開一下跳了橋。

相信每個父母看到這段視頻,心裡都會疼得陣陣抽緊。這些畫面讓人不忍細看,但又似曾相識。誰沒有和自己的孩子争吵過,哪個父母沒有遇到過自己的孩子一氣摔門而去。

《正面管教》告訴我們:人的大腦包括“理性腦”和“原始腦”。原始腦位于我們的顱腔底部,和爬行動物的大腦結構類似,所以又稱“爬行動物腦”。“爬行動物腦”控制着我們的身體,并且指揮我們做出像爬行動物一樣直接的反應。

在生氣的時候,人們接通的是“原始腦”——其選擇隻有“戰”(争奪權力)或者是“逃”(後撤,并且無法溝通)。我們都不可能用“原始腦”做出理性的思考。

太多的父母認為在生氣時就要解決問題。其實,這是最不适合解決問題的時候。這時候父母和孩子最需要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冷靜”,是積極的“暫停”。

如果每個母親和孩子都知道我們有時可能會處于“爬行動物腦”控制中,在雙方爆發激烈沖突前提醒對方一下,開啟及時的暫停去平複激動情緒,也許跳橋類似的悲劇就可能避免發生。

所以教育孩子的第一步就是:雙方都要冷靜,雙方要提前約定“生氣時就暫停”的機制。可以劃定一片空間(比如衛生間),我們可以稱這片冷靜空間為“再振作區”,也可以叫做“夏威夷”、“太空”、“奶奶的腿上”、“快樂角”、“積極的暫停凳”,總之不是接受懲罰的小黑屋;我們可以和孩子約定一個提醒動作(比如揪揪耳垂),提醒我們在生氣時進入重新振作的開心空間回複平靜。

...

-2-“赢得”非“赢了”

我們和孩子之間并不是你死我活的敵我關系,我們隻能“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我曾經的一個同事,她的孩子上初三。在中考前的一個周末,孩子想出去和同學一起玩。父母堅決不同意,就把孩子鎖在了房間裡,然後夫婦倆就出門了。沒有想到的是,孩子打開了窗戶,想沿着排水管爬下樓來,結果失手從四層樓摔了下來。孩子從此終生癱瘓,同事夫妻也追悔莫及。

同事和孩子沒有爆發激烈的沖突,大家相處也算冷靜,但還是發生了悲劇。究其原因,就是父母總想“赢了”孩子。所謂“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懲罰的手段暫時戰勝了孩子。“赢了”孩子,就使孩子成為了失敗者。而失敗隻能導緻孩子短期的盲目順從,最終孩子會憤恨(Resentment)、會報複(Revenge)、會反叛(Rebellion),或者轉向另一極端——消極退縮(Retreat),這就是懲罰的4R後果。

而“赢得”孩子則是指大人維護孩子的尊嚴,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對待孩子,相信他們有能力與大人合作并貢獻他們的一份力量。“赢得”孩子意味着孩子心甘情願的合作。

對于十幾歲的孩子,我們越是要赢了他們、控制他們,他們就越是不屈,越是遠離我們。要知道,要控制住十幾歲的孩子根本是不可能的——已經太遲了。

因此教育孩子的第二個重點,就是把孩子永遠看成我們的戰友夥伴,而不是敵人;要靠尊重、鼓勵去赢得孩子,而不是靠暴力、權力去征服懲罰孩子;要和孩子一起制定改進的措施,而不是把結果強壓給孩子。

另一個容易發生的誤解就是父母們往往會懲罰羞辱孩子,很多父母們經常錯誤地認為,孩子若不為自己的錯誤吃些苦頭,就不會得到教訓。結果是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受到巨大損傷,根本無助于問題的解決。

...

-3-犯錯誤是好機會

回憶一下孩子們小的時候,當他們還是幼兒學走路時,每次摔倒,孩子從來不浪費時間感覺自己的無能。他們隻是爬起來繼續走。如果他們摔疼了,可能會再繼續走之前哭幾分鐘,但他們不會給自己的體驗加上責備、批評或其他自拆牆腳的想法。

還有我們父母的态度,無論孩子跌倒多少次,父母都堅信孩子一定能學會走路,從不懷疑。面對孩子學走路過程中的每一次跌倒,父母從不斥責、懲罰、譏諷,唯有不斷地鼓勵孩子繼續前行。

那麼為什麼孩子長大了,犯錯誤了,父母就要斥責、懲罰、譏諷孩子呢?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犯了錯誤,父母和老師的話變成了“愚蠢、無能、壞蛋、沒出息、看看别人、我說過多少次了、誰讓你不聽我的......”

“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我們都懂,但面對犯了錯誤的孩子,我們卻把道理丢在了腦後。

當我們把犯錯誤看作一個學習機會而不是什麼壞事時,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就變得容易得多。而如果我們把犯錯誤看做一件壞事,我們就會傾向于覺得自己無能,感到灰心,并且可能為自己辯解、推脫、輕下判斷、或者批評——既對别人又對自己。

因此,對待錯誤,我們父母首先要學會把它看成一個讓人興奮的學習機會。要是我們每個父母都能對犯錯誤的孩子說:“你犯了一個錯誤,太好了!看看我們從中可以學到什麼?”那該多好啊!

我們父母也要身體力行,自己犯了錯誤,就勇于承認(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個錯誤!”主動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一起解決(Resolve)——“讓我們一起來解決問題。”用這矯正錯誤的3R步驟,教育孩子正确看待錯誤。

...

-4-我們想要的是什麼?

在踏上正面管教的旅程之時,我們應該清晰自己的目标。“你到底想要孩子得到什麼?”

是大富大貴、出人頭地、聰明過人、能力非凡嗎?

當然不是!

我想對于大部分的父母,這都不是我們想要孩子得到的,或者這些并不是父母真正認為最重要的。

大部分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良好的品質,我們可以列一下這些品質的清單:

好學、責任感、禮貌、自律、誠實、合作、自我控制、開放的思維、耐心、善于客觀地思考、幽默感、尊重自己和他人、關心他人、同情心、解決問題的能力、接納自己和他人、智慧、熱愛生活、正直......

《正面管教》給我們總結了教育孩子的目标,包括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1、對個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對自己在重要關系中的價值的感知力——“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家确實需要我。”

3、對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響的感知力——“我能夠影響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内省能力強:有能力理解個人的情緒,并能利用這種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人際溝通能力強:善于與他人合作,并在溝通、協作、協商、分享、共情和傾聽的基礎上建立友誼。

6、整體把握能力強:以有責任感、适應力、靈活性和正直的态度來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限制以及行為後果。

7、判斷能力強:運用智慧,根據适宜的價值觀來評估局面。

簡單的講就是,“我行,我有用,我能影響;我想,我溝通,我能判斷”,用一句話總結就是:“能夠把握自己的生活”。

...

-5-永遠鼓勵孩子

如果一個孩子走向你,天真無邪地對你說:“我是一個孩子,我隻想有所歸屬。”你會生氣并羞辱這個孩子嗎?

“當然不會!”你會說。

但是大多數成年人恰恰沒有認識到,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在潛意識中就是在說:“我隻是想有所歸屬,而我對如何獲得歸屬感有一些錯誤的想法。”當然,這種信息使用密碼說出來的。如果大人們學會了理解這個“不當行為的密碼”,就能對孩子有更多的鼓勵。

所以,既然我們的目标是“讓孩子能夠把握自己的生活”,既然我們明了“犯錯誤是學習成長的好機會”,既然我們知道“隻能赢得孩子不能赢了孩子”,既然我們保持了冷靜可以理性思考,那麼面對孩子,即使是不良孩子,我們所需要的就隻是永遠的鼓勵。

當我們把85%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來關注15%的消極方面時,消極方面就會膨脹,而積極方面不久就會消失。我們看到什麼就得到什麼。另一方面,如果我們把85%的時間和精力用來認可并鼓勵積極的方面,消極方面就會很快消失,而積極方面就會增長到100%,因為這是我們所看的全部。

我們要鼓勵孩子為了改善而努力,而不必期待完美。完美是一種極不現實的期待,追求完美的人往往會陷入深深的沮喪之中。我們隻需承認孩子們的每一個進步,鼓勵孩子繼續前行,激勵孩子繼續努力。

...

《正面管教》,作者簡·尼爾森,是美國“正面管教協會”創始人,她是7個孩子的母親,22個孩子的祖母或外祖母。她的這本《正面管教》暢銷美國400多萬冊,被翻譯成16種語言,讓數百萬孩子、父母和老師受益終生。這本書是正面管教的經典教科書,創新地提出正面管教就是和善的堅持,就是積極的邊界(Positive Discipline)。

...

一位媽媽問自己三歲的孩子:
“你知道媽媽真的愛你嗎?”
孩子回答:
“是的,如果我乖乖的,你就愛我。”
我們不知不覺地給愛附加了條件。
而《正面管教》,将會引導我們把愛回歸本質,
我們的教育,就隻是純粹的無條件的愛而已。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