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練出讓人眼前一亮的好文筆?
11月14日
如今這個時代,文筆好的人是最吃香的。擁有好文筆的人,在工作中寫個工作筆記工作總結述職報告,等等都有優勢。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文筆好的人也特别受歡迎,比如每逢過節假日發個祝福語寫個朋友圈的,憑借文筆了得,
就連發個微信也讓人刮目相看,印象深刻。此外,文筆好的人,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選擇,比如你可以寫自己的公衆号,還可以靠寫作賺錢,等等。
01什麼是好文筆?
平時我也經常也寫文章,但總覺得沒别人寫得好。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發現有的人寫東西讓人讀也讀不進去,而有些人寫的東西讓人愛不釋手,百讀不厭。那是因為文筆的不同。那文筆好壞的标準是什麼呢?
簡單地說好文筆是好的内容,加上好的語言。
所謂好内容,就是說要言之有物,不能讓人看了不知所雲。而好語言,就是隻用最恰當最簡潔也最能打動人心的語言,把内容呈現出來。
以下用朱自清的《背影》為例,來具體看一看好文筆是如何體現出來的。
我們大多人都讀過朱自清的《背影》,在《背影》裡有一段經典的描寫:"我看見他帶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棉袍,蹒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一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衆所周知,詞語是語言最小的單位,這就好比你要蓋房子,磚好不好是很重要的。那好文筆的第一個要素就是用詞準确、簡練、豐富。
所謂準确就是不可替代的,隻能用這個詞。我們來看看這段文字是不是這樣。比如,我們把蹒跚換成踉跄可以嗎?好像感覺就差點意思了呢?
踉跄單純是一個形容一個人走路不穩,而蹒跚是形容一個人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兩個詞語在程度上有所差異,顯然蹒跚的程度更深一些。
很多人在實際寫作中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自己心裡的話,寫出來,總是跟期待中的相差很遠。其實這就是用詞不準确的問題,需要我們平日裡多琢磨近義詞之間的區别,多留意别人的用法。
還有好文筆要做到用詞簡練,這也很好理解,就是不要重複啰唆。在朱自清的這段文字裡,他對父親每一個體态、每一個動作的刻畫都很簡潔,不拖泥帶水,讀起來不會感到枯燥乏味。
此外,用詞豐富也是也很重要,就比如,朱自清分别用"走到","穿過"、"爬上"等表達不同的動作,給我們營造不同的畫面感。又比如當我們寫一個人很高興時,可能會用"高興、快樂、喜悅"等,但還可以用"喜出望外、心花怒放、欣喜若狂"等成語。而不同的詞語傳達出來的意義又各不相同,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積累、細緻甄别。
文筆的第二個要素,就是要有個性的句式風格。
什麼是句式風格呢?就是喜歡用長句子還是短句子?喜歡用排比還是比喻?喜歡直白的描寫還是形容的誇張?
這就好比一個人的穿衣風格是喜歡運動休閑還是優雅淑女。實際上句式風格也是一個作家作品風格的體現。顯然在這段文字裡,朱自清用了很多直白描寫的短句子,而魯迅就喜歡用犀利的長句子和老老舍就比較喜歡用平時的短句子,。
最後是好文筆的第三個要素,注重細節。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前面的描寫隻先寫一句:"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流出來了"那我們就很難感受到,朱自清對于父親依依不舍的情感。正是通過細節的描寫,我們看到朱自清緊盯着父親的每一個微小舉動,這就展現了朱自清對父親的留意。通過對父親穿着、體态、動作的描寫,也能也更能引發我們的情感共鳴。
以上這些就是好文筆的三個标準,讓我們在今後的寫作中,按照這些标準去練習。
02好的文筆應該怎麼練出來呢?
那在具體的寫作中,應該怎麼練習呢?
有人會說:"我想寫作,可是我不知道有什麼可寫的?"其實,萬物皆可寫,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寫。
還有人可能會說,我知道自己要寫什麼,可是開了個頭就寫不下去了。
這說明什麼呢?就是沒有思路了詞窮了。
大家都知道高樓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樣寫作也是一樣的,看起來洋洋灑灑的文字,其實都源自日常的積累和練習。
所以即便不知寫什麼?不知怎麼寫?大家也不要着急,找到了方法多加訓練,你也可以寫作,如行雲流水。
我們都知道寫作首先要有内容,那内容是哪兒來的呢?這就需要我們的記憶和平時裡的記錄積累。
我們可以通過眼睛觀察到了素材,也可以既日常筆記,還可以通過讀書積累素材。
接下來,我們就分别學習一下如何用這三種方法建造專屬自己的素材庫
第一,如何用眼睛觀察收集素材
就是做到三看“都看什麼呢?
一看主體,比如人物的樣貌、穿着打扮、當時的狀态;惡看環境,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周圍的人,周遭的環境;三看人物的身體語言,比如他的眼神細微表情肢體動作。
那麼怎樣收集呢?我們可以挑選一個場景,比如某天你看到父親泡一杯茶,那我們可以怎麼實戰練習呢?
我們按照上面的說的來觀察。首先你看到父親是在什麼情況下泡的茶呢?可能是在某個周末陽光明媚的午後,父親拿出了自己最喜歡的龍井茶;那父親當時的心情怎樣?沉浸在幽香之中、整個人也都舒展開來。
你可以把這些都寫下來,這樣我們就完成了一次用眼觀察收集素材了,下次你要寫類似的場景也可以直接使用了。
二是,如何做筆記日常筆記。在給大家一個方法——随時随地法,也就是随時的記錄日常點滴。比如你可以随身攜帶一個小本子,或者應用手機軟件把你手遇到的事情、生活的經曆、瞬間的感悟想法或思考記錄下來。
比如某天,你看到同事做了某件事,以及他對這件事情的反應和态度,你都可以記錄下來,也可以寫一些對你你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日常素材筆記是在積累素材,也是一種簡單的寫作訓練。當然還要記得定期分類整理,這樣在使用的時候可以快速地找到。
第三是如何通過讀書筆記獲得素材。
剛才說的是做日常筆記,是從自己身上往内找,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讀書筆記就是向外尋找,去梳理去别人的思想裡去找自己需要的東西。
一般來說,做讀書筆記,有三種方法分别是:摘要法、感觸法和延伸法。
所謂摘要法,就是把書中的句子,段落方法等摘錄下來。比如你可以把一本書摘要成标題,迅速提煉出綱要;也可以隻記金句,還可以記代表性的人物和數據。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日後我們需要的時候可以直接拿來,作為文章的框架、作為案例使用。
所謂感觸法,就是記錄你看到的内容引發的感悟、思考。比如你看到書中的某段子,讓你連聯系實際産生什麼感悟,讓你覺得日後自己應該注意些什麼,都可以記錄下來。
第三是延伸法,就是在感悟的基礎上,你有哪些更深層次的想法。比如看過某本書,你對這本書有何評價? 其實延伸法,就像是我們自己寫一篇文章一樣,也是給自己一個練習寫作的機會。
所謂開卷有益,動筆也是有益的,無論是通過哪種方式收集素材,零零散散的,日積月累就會形成一個龐大的素材系統。
接下來是如何練習語言。
我們分别從用詞和句子兩方面來說說如何練習好語言。
首先如何練習用詞呢
有一個小方法就是換詞練習。什麼意思呢?就是你看到一句話或者你自己寫完一句話,你可以試着用近義詞替換裡邊的動詞和形容詞,看看意思是不是可以表達的更精準。
比如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炎熱的季節,也是非常美麗的季節。這句話同學們可以嘗試替換一下形容詞看看是否更有文采。
二我們再來說說如何鍛煉句子。
下面是兩個練習的小方法,
一是初級仿寫。模仿是寫作的第一步,當然這個模仿不是說照抄,而是自己重新組織語言,比如我們可以模仿名人名人名言喜歡的京劇等等。
具體怎麼做呢?就是先觀摩再推敲結構,最後模仿。比如我們都知道鋼鐵是怎麼煉成的中有一句話: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懊悔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反雙引号
我們可以先反複閱讀,再仔細拆解這句話的承接關系用詞句式上是如何使用的,最後來模仿。比如你可能會這樣模仿一個人的青年應該這樣度過的,但他展望未來的時候不會因為無所事事而迷茫,也不會因為焦慮浮躁消沉。
那這就完成一個小的寫作練習,這句話也可以直接用在以後的寫作中。
第二個方法就是富蘭克林提出刻意練習寫作法。
怎麼做呢?就是先找出自己喜歡的名家片段,将大你在粗寫在紙上,放置幾天後再不看元素的情況下加以服術服術,然後再和元素的内容進行比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鍛煉了自己的邏輯,也鍛煉了自己的語言。
我們還可以嘗試着把看過的内容打亂,重新梳理,用不同的角度來描述同一件事情,同一件事物,這些都可以讓我們在實際寫作中頭腦中立刻浮現更多的邏輯架構,句式為我們所用。
總之,希望喜歡寫作的人能夠掌握素材積累的方法,并用簡潔的詞語和有風格的句式來進行裡的寫作訓練,并能夠從現在開始勇敢的邁出寫作的第一步。
寫作既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更是一個訓練的過程,學得再好,不練沒用,光是盲目的練,不學習方法也不行。所以要學與練相結合。
- 上一篇 初冬綻放
- 下一篇 關于“活在終點”概念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