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間幸福的教室
教室是每個孩子學習和生活的地方。對,不隻是學習,還有生活,既然要生活,那總得有點生活的樣子,讓孩子們喜歡教室,愛上教室。
從小到大教室裡都是規規矩矩,前面是上課用的黑闆,後面各種主題、節日的黑闆報,左右兩邊,一邊是靠着外面的窗戶,一邊是靠着走廊的窗戶,不是說不好,但總感覺缺少一點東西,缺少一點溫馨,缺少一點味道……
什麼樣的教室才是幸福的?
當老師以後,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想象。思考着怎樣才是好的教室,想象着好教室的模樣。這個好應該怎麼定義呢?說到這裡,我想到了“溫馨”、想到了“家的感覺”、想到了“孩子們的樂園”、想到了“快樂學習的地方”;說到這裡,我想到的畫面是課堂上,我們一起在這裡學習,課間我們在這裡一起玩耍,這些個關鍵字和畫面在我腦海中浮現。千篇一律的教室,總會讓人覺得不那麼吸引人,何況是小學生呢?
遇見紅實小
後來,遇到了紅實小,這裡的“規矩”很好玩,誰的教室誰做主,學校不會給你太多束縛,也不會用一個标準來衡量所有的班級,給了老師和孩子們的發揮空間,我認為這樣特别好,讓每天在教室學習、生活的人,來決定教室的模樣,打造真正屬于自己班級的教室。
雖然有了自由發揮的空間,但是我們并沒有亂來。依托着學校的課程、班級建設的基本要求、師生想象的畫面和孩子們的描述,在學期初,開始準備自己的教室,希望我們的教室讓孩子們有幸福感!
一間幸福的教室,可以随時讓學習發生。
想讓教室有幸福感,那得先讓教室豐富起來。開學前期我們準備布置班級,買來一些木闆自己組裝了書架,書架上堆滿孩子們愛看的繪本,讓孩子們随時、随手可以拿到書開始閱讀,低年級的孩子好奇心滿滿,大多數對閱讀都擁有着極高的熱情,所以,這裡很快就開始“圈粉兒”了;再準備一些大白紙,将我們平時學的“重難點、”把主題課堂中生成的詞卡,梳理出來并張貼在牆上,孩子們一擡頭就能看見,孩子們随時都可以複習;采購一些透明的文件夾,貼在後面的作品牆上,把孩子們的作品裝進去,孩子們在每個探究活動以後,都會産生作品,孩子們可以随時欣賞自己的作品,這面作品牆可不簡單,來客人參觀,可以根據孩子們的作品向老師們介紹我們的主題課程,平時孩子們也會看着作品狐仙介紹。
除了日常上課的課桌椅,教室裡還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地方,一間幸福的教室,一定是可以随時讓學習發生。
一間幸福的教室,可以看得見孩子的成長。
教室裡擺滿孩子的作品,有主題的探究單、美術作品、英語作品和數學作品,每一幅作品都代表着一次成長。随着植物主題的開展,孩子們養了許多小植物,每天為它們澆水,每天早上來到班級,還沒放下書包就跑來看他們的“小寶貝”;我們還設置“班級志願崗”,每一個同學在班級裡都有屬于自己的崗位,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這個班級貢獻一份力量,自己的名字和崗位就貼在哪裡,孩子們很自豪,通過班級志願崗實現了個人價值;還有一個充滿挑戰的闆塊,孩子們特别喜歡,那是屬于他們的高光時刻。“班級吉尼斯”,每一個孩子與生俱來自帶光芒,都擁有屬于自己的愛好和特長,“灌籃高手”“吊環小王子”“滑闆超人”“料理小達人”……孩子們取了很多好聽的名字,在這一項他在班級裡是最厲害的,每個學期換一次,每一次都是成長。這不僅是一塊塊分區,更是像孩子們的成長檔案,在這裡我們可以找尋到孩子成長的足迹。
一間幸福的教室,拉近師生交往的距離
在紅實小的老師沒有辦公室,除了集體教研時間,老師們的日常辦公就在教室,每個教室有兩個工位,這裡就是兩位主班老師的主戰場。備課在教室,批改作業也在教室,剛來的時候很不習慣,因為每天與孩子們“坦誠”相見,課間學生可以随時跑到這裡,看看你桌子上的小擺件,順便“監督”一下你批改作業,孩子們也可以第一時間“告狀”……一度認為這樣不太合理,因為老師們想有一個獨立思考、工作的空間。
一開始最苦惱的是,當你在忙活備課,準備活動的時候,時常會被“打擾”,時間長了,我發現這種“坦誠”還是很有好處的。因為真的是全天候的相處,與孩子們的距離很近,近到像同桌一樣,可以全面觀察孩子,這裡的觀察不是“死盯着”,而是全方位,多角度的觀察孩子,你會發現,不同的課大多數孩子呈現的狀态不一樣。有一部分孩子在任何一節課上都是遊刃有餘,靈活應對老師的各種問題;另一部分孩子有的語數英狀态好,有的體音美狀态好,突然發現這樣和孩子相處下來,會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優勢智能,或許他在語數英上,接收的比較慢,但是他在美術課上是個高手,或許他在文化課上相對較弱,但是他在體育課上是個強者,
這樣,在育人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孩子的優勢智能來激發他們學習和成長的内驅力,讓孩子慢慢地自信起來,而不是隻盯着他本來就相對弱勢的學科,不斷地讓他受到打擊。所以,拉近與孩子相處的距離,可以實現有效的教育,可以增加這間教室的幸福感!
教室的空間安排,可以靈活多變,課桌椅一挪就成了舞台,孩子們可以在這裡歌舞表演、主題彙報、慶祝活動。誦讀聲、嬉戲聲、探究的辯論聲,在班級裡自由地流淌。
幸福的教室,沒有了傳統的講台,多了兩位班主任的辦公桌;幸福的教室,沒有了班委表,有了孩子們的志願崗;幸福的教室沒有了值日輪流表,多了一個個黑闆美容師、路隊小交警、桌椅魔術師……這裡沒有命令,有了自願和民主;這裡沒有了作業,有了素養展示……
這樣的教室,你覺得幸福嗎?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