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記憶

【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讀小學時,學校裡有飯堂,是教職工們吃飯的地方,那裡做飯煮水都是用柴火,冬天有時是用蔗渣,我們當地稱蔗枯,也就是甘蔗榨糖後留下的甘蔗渣。

我們到了三四年級起,就有勞動課,勞動課就是給學校的飯堂挑甘蔗枯,或者去糧所倉庫裡挑谷殼,谷殼也是當柴火燒的。

多數時候是到糖廠去挑蔗枯,我們鎮上的糧廠,産紅糖,一到收獲甘蔗的冬季,滿鎮子都飄着紅糖的香氣,放學的我們聞到了香味,肚子更餓了,想着回到家能吃到媽媽做好的飯,走路都輕快了許多。

勞動課前,老師會提前一天告訴我們,明天的勞動課就是要挑甘蔗枯,大家記得明天帶着籮來擔甘蔗枯。一條扁擔擔着兩個籮框,籮框裝滿了甘蔗枯。從糖廠挑到學校,也有一段路程,家住農村的孩子力氣大,挑起來較輕松,我們這些鎮上的孩子,平時缺乏勞動,往往比較吃力。

我是個從小就比較愛出汗的人,幹點體力活就滿頭大汗,每次勞動課結束後,老師都會表揚一部分積極的同學,我經常被表揚,老師說,你看看,那些出了汗的肯定是非常積極的。也因此,我被老師委派去登記同學們挑的數量,而不用擔甘蔗枯了。

有一次一個同學去往籮框盛甘蔗枯時,被堆着高高的甘蔗枯埋了起來,好幾個同學和老師去挖才挖出來,好在人也沒什麼事,隻是頭上身上全是白嘩嘩的甘蔗枯,看上去可憐又可笑。甘蔗枯不重,蓬松的樣子,象是很多很多。

還有一次,我們去糧所的糧倉裡挑谷殼,幾個女同學,叽喳聊着天,動作就慢了些,當我們挑着谷殼離開時,發現倉庫的門被鎖了。天,工作人員以為天色已晚,沒人了,就上鎖了。叫了半天也沒人來,我正想着,今晚可能就要睡在倉庫裡了,我可能鑽進谷殼堆裡取暖,反正幾個同學有伴,我也沒覺得害怕。過了好一會,一個人走過,我們又大聲叫,他發現了我們幾個,才又給開了門。那時候的人都很純樸,我們告訴了父母被鎖的事,父母隻告訴了我們以後動作要快,跟上大部分的同學,不要被鎖了,并沒有過問過老師我們的安全問題。

讀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也許老師考慮到我們年紀大些了,可以做些更耗體力的事情了,于是帶我們去學校的後山腳種樹。

種樹就要挖樹穴,深深的樹穴,應該有一米長和寬,太難了,對我來說,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可是看見旁邊的同學都挖好了,那些農村長大的孩子力氣還是比我們大多了,而且也會挖的技巧。我就用死力,挖到想哭,挖到快放學了都沒完成,我隻怪土太硬,怪老師的要求太高,為什麼要挖這麼大?後來,一位男生,不知是可憐我還是咋地,竟然主動留下來幫我挖。男孩子的力氣畢竟比女孩子大吧,我看見他一鍬鍬地挖土、鏟土,樹穴變得越來越大,直到完成。那時的男生女生是不敢講話的,挖完了樹穴,我就再也沒和他講過一次話。

下次勞動課,老師就給我們發了樹苗,把樹種進去,澆上水,可開心了,這是我長這麼大親手種的樹啊。老師還說,你們做的植樹這個事情很有意義啊,以後這裡就是一片綠油油的樹林了,想想都高興。

許多年以後,我們回去母校,還專門跑去後山,看見後山腳果然如老師所說的,綠樹蒼蒼了,可是已分辨不出哪棵是當初那個男生幫我挖的樹穴我種的樹苗了,我隻是聽别的同學說,那個男生後來考上了哈工大,如今事業輝煌。

...

樓下的大紅花樹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