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貓小傳

鄭重聲明: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我最後一次見到那隻白貓,是在六月四号。當時,它正蹲在廁所附近的牆根,又一次期待我們去投喂。但大家已經對它厭惡至極,

第二天,就聽上廁所的同學回來說,那隻“博士貓”死掉了,掉在茅坑裡。

我先是極開心,然後就感覺到極悲哀。也許,我們就是殺死這隻白貓的兇手!

為負罪,也為剪除心中“嫉妒”之惡草,我動筆寫下這篇“白貓小傳”。

在搬到高三教學樓的第一天,我們便遇上了它:一身髒兮兮的刺眼的白,一雙柔弱示好的圓眼睛。它稀罕地看我們搬桌椅,我們稀罕地看它看我們。偶爾有調皮鬼對着它“喵喵”幾聲,它就會“喵喵”做出回應。“這真是一隻聰明又可愛的小白貓呀”,大家都這樣說。

這隻聰明又可愛的白貓最喜歡待在教學樓下靠近廁所的地方。因為,一下課,就會有同學跑出教學樓上廁所,上廁所就有空暇時間玩。排不上号或者早早出了号的同學,一看到這等在牆根的貓“喵嗚喵嗚”叫,就忍不住上去又摸又投喂。不過,這隻整天有零食和食堂餐廳剩飯吃的白貓卻一直瘦瘦弱弱,步伐也輕如棉絮。

“貓身上不知存有多少細菌,”老師總這樣警告我們,“而流浪貓身上細菌更多,又沒有打過針,你們最好别摸,摸完回來一定記得洗手!”道理我們是知道的,但它那副楚楚可憐又乖順的模樣讓我們就想去撫摸去投喂。也許,是我們和它太像;也或許,是我們覺得它更可憐?

野,讓這隻貓的白色總有煙囪樣的髒,這沒人打理的髒能怪貓嗎?我們一個月才有機會洗一次澡,不也髒髒的!流浪,讓這隻貓看到誰都一副投懷送抱的模樣,沒辦法,有人投喂,它才能得以生存,我們自從升入高三,不也都開始夾起尾巴做人?誰願意像個異類被周遭人唾棄!

其實,當學生全部回教室上課的時候,這隻貓也離開了。但她去了哪裡,我們沒管過。校園的地方大了去了,它可能去捉老鼠玩,也可能找别的野貓發情,也可能在草叢裡和蝴蝶玩,甚至也可能偷食堂裡的肉吃……誰知道呢,這與我們何幹?我們知道它是一隻流浪貓就可以了,知道它等在那裡求投喂就足夠啦。

直到那天,當我們都坐在教室裡上課時,它竟然悄沒聲息地走進來,蹲在教室後面。是老師首先發現了它,當時他正在講魯迅,忽然笑起來說:“你們就打瞌睡吧,睡醒了讓認真聽課的貓教你!”老師這半嗔怒的笑話讓瞌睡的不瞌睡的都一下子驚醒過來,齊刷刷往後看,哇塞——那隻白貓真蹲在教室後面,一副安然聽課樣。

從那以後,我們就經常能看到這隻好學的白貓在各班教室間穿梭。起初,如果有白色影子從教室門口一閃而過,我們還感覺很可惜:這貓怎麼不進我班來聽課呀?這難熬的備考呀,總得有它陪着才好度過呀!

但大家慢慢就發現:自五月份白貓開始進教室聽課後,老師就很少在我們面前說這隻野貓的壞話了。相反,他總激勵我們向這隻流浪貓看齊:“連一隻貓都進教室聽課了,你們再不好好努力,對得起‘人’的一撇一捺嗎?”有同學小聲嘟囔:老師罵得真夠狠,不就是拐着彎罵我們“不好好學習,連畜生都不如”嗎!

我們終于人人都開始憎惡起那隻貓來,再沒人給它投喂食物,每個人都是匆匆跑進廁所,又匆匆跑出廁所:高考倒計時牌子上的數字如神箭般壓迫着每個人的神經。然而,即便我們如此努力,更受老師待見的還是那隻貓!

如今,它已經光明正大睡在老師辦公室了,就睡在辦公室裡那一堆堆厚厚的空白試卷上。這隻可惡的煙囪貓,老師們不僅不再追趕它,還昵稱它為“博士貓”。

博士貓和老師的關系真的是越來越親近,晚上在老師辦公室睡,白天進老師辦公室串門,這裡的涼風可遠比教室裡的惬意!要是它進來時,逢着老師正在給某幾位同學輔導功課,就會突然聽到一句極刺耳的話:“好好學奧,不然連貓都考不過了!”那貓竟也很不屑地瞪我們幾眼,然後神氣活現地離開“鄙視鍊現場”。

終于,人人都在說:

“那隻博士貓太可惡了!”“就是,一隻破貓,那樣子好學,圖啥!”

那隻白貓終于是死掉了,就在我們即将走上高考戰場前夕。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