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退休了】

2024新年元旦,我寫了一篇文章
【解甲歸田】
說自己解甲歸田,提前退休。指的是打工的職業生涯退休了。文尾還吹牛皮:

2024,整理國故,著書立說。
看淡得失,釋懷别離。
筆鋒所指,所向披靡。

哈哈哈,這牛皮吹早了。看淡得失,釋懷别離。這對我來說倒是輕而易舉的事。我這輩子沒有什麼本事,這吹牛和樂觀倒算是我的特長。筆鋒所指,所向披靡。這句話就吹過頭了。

就有人不服氣,什麼整理國故,著書立說。這算什麼本事?全都是搞搬運。盡管前面在置頂文章【中國近代人物史/前言】中曾有說明:所謂整理國故,是指:

“中國的一切過去的文化曆史,都是我們的‘國故’;研究這一切過去的曆史文化的學問,就是‘國故學’,省稱為‘國學’。‘國故’這個名詞,最為妥當;因為他是一個中立的名詞,不含褒貶的意義。‘國故’包含‘國粹’;但他又包含‘國渣’。我們若不了解‘國渣’,如何懂得‘國粹’?”【胡适語】

什麼是文化傳媒?文化傳媒就是傳媒業當中的一個延伸領域,用現代的傳播手段,通過傳媒來進行文化的傳播和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傳播媒體或稱“傳媒”、“媒體”或“媒介”,指傳播信息資訊的載體,可以是私人機構,也可以是官方機構。

諸位看官明白了吧?傳媒是指傳播信息資訊的載體。也就是說,我寫這些文章的目的和動機,主要是用來傳播曆史文化信息,而不是為自己揚名或者是撸【簡書鑽貝】。如果是為撸鑽貝,我還不如每天呼呼大睡,養精聚神,益壽延年,何必這樣嘔心瀝血。每篇文章大概也就十幾二十個鑽貝,值不了兩三元錢。

這看官當中,大部分人都是明白人,但終究有極個别的人弄不明白。你這陳良心就是搞搬運,就是撸鑽貝,美其名曰【傳承文化】,其實就是抄襲,不是原創。于是乎就舉報,而且舉報成功,輕則禁文,重則封号。

其實我當時寫【中國近代人物史/前言】就有預感,編史這條路子估計行不通。但我實在是太愛好了,就如孔子編輯【詩經】,司馬遷編輯【史記】,司馬光編輯【資治通鑒】。

然君子無論如何都鬥不過小人。我承認,我輸了。說我搬運,也不全是中傷,是有其道理。畢竟是東拼西湊,絕非原創。

于是乎,乖乖的把所有簡書裡有關【史學】的文章全部私密。

我畢竟在簡書呆了6年之久,自然也就有一批忠實的鐵杆粉絲和真正愛好曆史的簡友。于是追問,陳老師你的【中國近代人物史】文章怎麼不見了?

我說,我真的退休了。以後在簡書隻保留詩詞有關的專題文章,如果再有人舉報我,【文字家園詩詞接龍大賽】【簡書詩詞大會】也是搬運,也是抄襲,那麼我真的會把所有文章全部私密,以滿足舉報人的心願,這回你該滿意了吧?我再也不能實現我的諾言【我與簡書死磕到底】了!

不過,雖然簡書不愛我了。可我依然會愛簡書。解甲歸田,自然也就會寫些關于種田的事兒,什麼時候春耕、播種、插秧、田間管理、雙搶之類的話題,或者是關于種烤煙的專業術語,或者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之類的,或者是養雞養鴨養豬養狗之類的,那都是信手拈來。哈哈,文章還沒打草稿,牛皮就又早吹了。

相信所有的簡友,無論是原創也好,搬運也罷,其實都是愛好文字。寫文章應該是沒有功利心的,不信,你自己查查,靠寫文章能賺幾個貝?說實話,我寫文章賺的貝全都打賞出去了,平均每天不少于20貝,每月不低于600貝。信不信由你。

在我看來,寫文章是不賺錢的,投資才是賺錢。寫文章與投資是兩回事,什麼左手面包,右手情懷。你不投資,哪來的面包?情懷倒是有。這話有可能會得罪人,可這是真心話。在簡書混了6年,什麼事都見過。

也有可能我文章不寫了,弄幾個閑錢投資賺幾個面包。有這種想法。

我真的該退休了。哈哈。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