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孩子的崩潰,都是靜悄悄的

我們總是從小被教育,要做一個懂事的乖孩子。

無論是自己的想法,還是内心的情感,都不及父母的要求來得重要。

殊不知,家長們眼中的懂事,卻成了孩子崩潰的開始。

01

相信很多人的童年,都有過類似的經曆。

“爸,我今天被老師罵了,心裡好委屈…”

“老師怎麼會無端端罵你呢,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了嗎?”

“媽,我數學考了95分,全班前三!”

“又不是考了第一,這就驕傲了?”

“那幾分錯哪了,現在搞懂了嗎?”

每當我們向父母分享喜怒哀樂,對方總能用短短幾句話,讓我們硬生生憋回去。

好像永遠無法感受我們的情緒。

他們也許認為,隻要通過這樣嚴格、冷漠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就能培養孩子獨立,良好的抗挫精神。

卻不曾想,這些有意無意的“忽視”,會成為多年後我們難以解開的“症結”。

臨床心理學家喬尼斯·韋伯曾提出一個概念——童年期情感忽視(CEN),指的是一種由于父母沒能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回應所造成的創傷。

他認為,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能從父母那裡得到回應和反饋。

如果父母選擇情感忽視,孩子發出的所有情緒信号,就如同石沉海底,沒有回音,這更像一種無形的精神虐待。

和家庭暴力相比,情感忽視的表現雖然隐秘,卻傷得最深。

...

02

/ 情感忽視,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

有人說:“在童年的記憶裡,有些父母從來沒有真正的在場過。”

這句話是用來控訴那些,從小忽視孩子情感的家長。

但在100年前,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卻反其道而行之,提出“機器孩子”論。

他認為,“孩子對愛的需求,源自于他對食物的需求,滿足了他對食物的需求,就滿足了他對愛的需求。”

也就是說,母親隻需給孩子提供足夠的食物就可以了。

在這個基礎上,“孩子可以像機器一樣,被訓練和塑造。”

華生宣稱,隻要通過一套規範的行為矯正養育體系,不需要任何感情交流,就能把孩子培養成任何他想要的樣子。

為此,他還做了一個震驚世界的兒童行為實驗——“恐懼實驗”。

...

華生找來了他的實驗對象,一個名叫小艾爾伯特的孩子,并支付給他母親每天1美元的報酬。

剛開始,華生向他展示兔子、小白鼠、小狗等動物,小艾爾伯特非常喜歡,不停觸摸它們,臉上充滿了笑容。

然後,當小艾爾伯特觸摸動物時,華生就突然敲擊鐵棒,制造巨大的聲響,讓他感到恐懼。

經過一周的刺激,小艾爾伯特對動物産生了恐懼。他害怕兔子、狗等帶毛的動物,甚至看到毛巾都會躲避。

到了後來,隻要一看到動物,小艾爾伯特就會低聲抽泣,然後放聲大哭。

這個恐怖的實驗,持續了整整3個月。

最終,華生得出結論:

情緒,包括恐懼是可以後天習得的。人類就像機器,環境怎麼塑造、訓練,就輸出什麼樣的結果。 

對此,華生還發出了堪稱教育心理學史上最狂妄的宣言:

“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以及适合我培育他們的環境,就能把他們訓練成任何我想要的樣子,讓他們成為醫生、律師、藝術家、企業家,甚至乞丐小偷。” 

他試圖給兒童構建一個徹底程序化、沒有情感的理想國。在那個世界裡,人再也沒有神聖的精神存在。

他認為,“對待孩子就要像對待成人一樣,不要親吻和擁抱,不要讓孩子坐在母親大腿上,不要輕易地滿足,就算孩子哭泣,也決不能心軟,以免他們養成依賴父母的惡習。”

這耳目一新的理論一出,立即成了千萬父母的福音。

...

與此同時,華生也把這種持續高壓、缺乏感情的教育施加在自己3個孩子身上……

結果,這3個可憐的孩子都得了嚴重的抑郁症。

其中一個兒子更是在30歲時自殺身亡。

現代心理學告訴我們,當人的情緒被長期忽略,在遇到外界刺激時,大腦就不能形成正常的反饋。

長期以往,情緒便彼此糾纏、失調,用自責代替憤怒,用冷漠代替恐懼,用麻木代替悲傷,最終演變成抑郁人格。

可華生不懂這個道理,他把情緒量化,衡量着對孩子的給予與獲得。

這無形中給孩子造成了不可逆的傷害,讓他們下半生都活在了無限痛苦之中。

要知道,孩子是人,不是程序,程序異常的時候,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讓其重回正軌。

但孩子内心受創,則可能留下一輩子的禍根。

...

03

/ “乖孩子”危機,情感忽視的逆效果 /

關于情感忽視,中國的父母特别有發言權。他們有個奇怪的思想,就是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

他們樂于接受别人誇贊“你家孩子真乖!”,好像“乖”就是好孩子的一個關鍵品格。

隻要夠乖、夠聽話,就能繼承家長的所有優點。

但在我看來,每件事都順從大人的孩子,會漸漸的無法擺脫對大人的依賴。

最終引發“乖孩子”危機。

《非誠勿擾》有一期讓我印象深刻,沈陽的肚皮舞教練郭寶俊,是典型的人來瘋、自來熟。

不僅嘴巴特别甜、人也實誠,和女嘉賓各種唱跳,氣氛很是歡樂。

但這麼一個陽光大男孩,卻是一個深度“媽寶男”。

郭寶俊表示:“在我的生命裡,母親永遠是第一位。隻要是媽媽喜歡的東西,一定想方設法給她買。”

...

當女嘉賓問到婚後居住的問題時。

他明确地說,“結婚以後一定要跟父母一起住,這一點沒有商量的餘地,這一點是必須的。在婆媳關系上,我也會偏向媽媽多一些。”

關于時間和金錢分配的問題,郭寶俊更是直截了當回應,“錢我肯定會給我媽多一點,但我可以在時間上多陪老婆一些。不過,我必須每天都得跟我媽見面。”

...

聽到這些,現場女嘉賓們唏噓不已,紛紛滅了燈。

相信在母親眼裡,郭寶俊是一個十足的“乖孩子”,但長大後的他,卻不是一個合格的男人。

媽寶男的人生宗旨是媽媽,他們沒有自主思考的能力,對媽媽的孝順沒有原則,無法像個男人一樣去承擔,去經營愛情與婚姻。

心理專家武志紅說:“媽寶男的形成,主要源于在嬰幼兒時嚴重缺少母愛。”

他們隻能通過對媽媽言聽計從而得到關注,成為一個絕對的“乖孩子”。

因為隻有這麼做時,才可能得到父母的贊揚,讓自己有存在感。

而另一方面,長期的壓抑讓孩子形成對母親的不滿,但又不能表現出來,所以當他們進入戀愛婚姻後,就會把對媽媽的不滿轉移到妻子或女朋友身上。

這些,就是“乖”的代價,在他們的人生中,永遠無法擁有面對正常生活的力量。

隻能在媽媽的陰影下,做一個被忽視情感的自卑且自責的“孩子”。

...

04

/ 溺愛,也是一種情感忽視 /

有的父母可能會産生疑惑。愛少了會造成情感忽視,愛多了又怕演變成溺愛,那到底該怎麼辦?

其實,很多人都理解錯了“溺愛”的概念。

表面上看,溺愛是一種父母是通過犧牲自己來滿足孩子的需要的,是一種過度的愛。

實際上,溺愛源自父母的自戀,他們隻在乎自己的感受,卻忽視了孩子真實的成長需要。

所以,溺愛,也是一種情感忽視。

舉兩個典型的例子:

 ① 你媽覺得你冷 

 每當天氣轉涼,街上的孩子一個個包得像粽子似的,穿衣風格一下從夏季變成冬季,有的甚至還穿起了羽絨服。

每當孩子喊熱,要脫衣服時,一旁的媽媽總會告訴他,“天氣冷,不能脫!小心感冒了。”

可小孩子每天活蹦亂跳的,新陳代謝很快,不一會兒就滿頭大汗,衣服又不能脫,隻能憋着,别提多難受了。

有的因為長期捂汗,又無法散熱,得了熱感冒,還會被媽媽責怪:“你看,還說不冷,感冒了吧!”

于是又給添上一件衣服……

...

 ② 奶奶覺得你餓 

有人說,每次去奶奶家,都感覺以後不會再餓了。

“吃多點,看你瘦的……”是奶奶在飯桌上的常規用語。

要是你表現出絲毫拒絕,或者說吃飽了的時候。得到的回應都會是:

“亂說什麼,小孩子哪有這麼容易飽?現在是長身體的時候,怎麼還挑食?再添一碗飯,把湯喝了!”

我們都知道,吃飽的感覺很好,但吃撐的感覺就很不好。在奶奶眼裡,吃多點是愛,其實是一種傷害。

以上這些,看似溺愛,其實是懶惰的愛。

父母隻是在滿足自己的需要,卻披着愛孩子的外衣。

...

心理學家榮偉玲說:

“溺愛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父母‘内在的小孩’向外的投射。溺愛的父母将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現實中的孩子身上,他們無節制地給予孩子,其實是在無節制地滿足自己。”

看起來,他們是不讓自己現實的孩子吃苦,其實是不想讓自己“内在的小孩”吃苦。

他們對孩子真實的成長需要視而不見,這樣一來,孩子也就無法認識自我。

正如帕萃絲·埃文斯在《不要用愛控制我》一書中寫道:“如果我們總接受别人對自己的定義,通過别人來認識自我,隻會使對自我的認識更加模糊。”

所以,溺愛并不是真正的愛,它隻是父母自我需求的滿足,剝奪孩子自主探索的機會。美其名曰愛,卻比恨更可怕。

...

05

/ 關注需求,建立正确的情感連接/

其實,真正的愛并不存在“過度”一說。

如果是真愛,無論父母給孩子多少,都不會對其造成依賴、無法獨立等後果,相反,真愛越多,孩子的成長就越健康。

武志紅說過:“一個人的脆弱,很少是寵出來的,大多是幼時被情感忽視造成的。”

所以,隻要是以孩子成長需要為核心,再多的愛都不需要吝啬。

要想做到這些,父母首先得承認一個事實: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我”的附屬品,他有通過自主探索,形成自我的權利。

當孩子的真實需求得到滿足,自然會有自我意識,變得獨立、健康。

而父母能做的,隻有陪伴、守護和提供情感支持。

...

 ① 看到,确認感受 

當孩子産生情緒,或是表達情緒,你不能視而不見,而要去确認他的情緒。

這一确認,是真正從感情上建立聯系,必須是身體對身體,心對心,而不是頭腦對頭腦,語言對語言。

承認情緒的存在是合理的,理解情緒的産生是有原因的。而不是簡單地說“不要哭,要堅強”這樣的話。

 ② 包容情緒 

心理學家比昂提出了“心理容器”概念,他認為,如果我們能作為一個大的容器去包容孩子的的情緒,接住他的眼淚,悲傷,無力,甚至是攻擊。

能夠共情的去理解TA的情緒,承受住TA的情緒帶給你的焦慮,而不是抽身離開,或是攻擊回去,

這樣,你就能看到他情緒外表下隐藏的脆弱,接納這部分脆弱,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建設性的。

...

 ③ 探讨,支持和引導 

探讨建立在理解和包容之上。

當孩子産生不良情緒,可以和他耐心談一談,這個過程中,不指責,不控制。

利用共情心理,更多去發現和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一起去讨論解決問題的辦法。

你的鼓勵和支持,可以幫助孩子度過脆弱的階段。

最後,是适當的引導,幫助他看清生活的本質,能夠更有力量的去面對這個世界。

要記住,情感支持是關注孩子需求的正确連接方式。

它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能夠感受到這個世界的溫度。

這也是人類區别于機器的真正意義。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