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種子法則,助我突破第一層業力

關于生活式寫作,我總覺得有些事情要經曆一個完整的周期,才好去記錄去書寫去回憶,這或許就是所謂的“閉環”吧。


10月9号那天,我下了晚班,早上吃粉時刷到一個視頻,博主說:“換大運時,揮别過往, 扶搖直上!記住,即将換氣運的你,肯定要經曆非人的磨砺時光,虐你心性,毀你三觀,讓你跌到最低處。因為你必須要從舊的能量場出場,就等同于要剝掉一層皮,抽筋剝骨式的鞭策你上岸,你必須把上一個磁場清理幹淨,用全新的自己來迎接新的能量。當你處在能量混沌的階段時,會明顯感覺到身邊的人、事、物都在拉址、糾結,不停消耗你,包括你的思緒,仿佛進入了一場看不到的内耗當中,沒有定力很容易被掏空。别怕,這是命運的一場洗禮,别慫,一旦扛過去,人生道路,扶搖直上!”

...

吃完粉我就去單位ZZ部交了辭職報告,因為之前已經給我部門領導交了一份,他們做了我很多思想工作,都沒有解決我内心深處的需求……所以張主任實際上已經提前知道了有我這麼個年輕人在,去找他時他沒有特别意外,笑着說好的好的,這麼大的事情到時候聯系一下你家裡人。


我把我準備的心意月餅送給他,然後就回租房等消息了,那時候我是真做好了打算的,沒辦法了,工作狀态已經影響了我的成長,那我還不如放棄,完了先去雲南西藏旅遊一波,再保持好的狀态去靜心成長。


沒想到到了下午,楊主任的出現,讓我的設想和計劃來了個180度大轉彎。


他先是打電話,然後主動來找我談心,說來也真是慚愧,當時他到我和室友的租房屋裡來,連落座的地方都沒有,這活得太糙了,家裡搞得亂糟糟的。


他的出現很意外,我一開始也沒猜到他來找我的初心,或者說我根本沒想過還能有這樣開啟的故事版本和打法。


他知曉了我要辭職的想法,就從一個前輩的角度替我分析,他說他工作20多年了,沒有幾個人辭職,要辦理辭職很快,三五天就能下來。反正跟我講了很多很多,我覺得他想要來幫助我的願力比較大,當然等一下會說,這是我後知後覺的事情。


當他知道我繼續在那個環境下,已經沒有良好的心态可以去自我成長和發展時,直接問我有沒有想過不到那裡上班,換個地方。


我一下子不敢置信,說不太好吧,本身醫院裡就缺業務人員,我這成為特例,影響不太好……他說你不要考慮這個事情,就說自己想不想換個地方。


他還說,為什麼我從來沒有找過他,找過組織,别人都私下裡找他了,就沒看到我去找過組織,自己一個人走到這一步,鬧出這麼大的動靜。


當下我也是有如雷電擊中,過後仔細一想,大家都是走“暗線”,就我一個人一腔孤勇特立獨行走了條“明路”。


最終結果當然我還是答應了,因為确實不用面對之前的領導,我的心理包袱會大大地減輕,情況就應該會好很多。


當時楊主任還說,其實他一直都有在默默地關注我,我的一些想法和動态他心裡也都知道一些。他那種長輩式的關懷讓我很感動,差點落下了堅強的眼淚,不過我僅僅隻是嗫嚅了一下,整個人變成一種傻裡傻氣的狀态,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後面我複盤回憶和楊主任打交道為數不多的幾次場景,給我的感受就如标題所言:“吸引力種子法則,助我突破第一層業力。”


第一次見楊主任,是在我老家縣城,那時候我剛考上公務員,還沒有入職,他負責幫我Zs,當時了解我家裡情況,估計感覺也是他負責的幾個人中間相對比較差的一個吧。


第二次見楊主任,是有一次我去找他交個文件檔案,順手還把我當時室友的一起給交過去了。有點忘記了,不知道那天是不是下着雨,當我走到大門口時,他看到我了,招呼我上他車,他捎了我一程。


第三次見楊主任,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可能正是他想幫助我願力比較大的原因。那時候我剛看完《秘密》電影,雖然工作很忙,但我的智慧疏通心情很愉快。有一天楊主任來到醫院食堂想吃個飯(反正也是很神奇,他一年也難得去我們那兒食堂吃一次飯吧,就像是我們常說的“下基層”),沒有碗筷,于是去找食堂叔叔阿姨借一次性的。開始沒有找到,但是我主動幫忙詢問和搜索,眼疾手快還是發現了菜架上有一次性碗,瞬間緩解了楊主任尴尬和略顯難堪的場面。


從他來找我這一刻,不僅我的工作局面得到了扭轉,而且我也得到了很多感悟,發現不管選擇走哪一條路,隻管自己埋頭努力沒有過來人幫忙是很難的,而這也确實是我的一個大卡點。


10月30号第一天去了新部門上班,我本來以為這些事很簡單寫起來會很容易的,可能這中間能量碰撞還是比較大,一寫又寫了快近2000字,好多細節來不及細細品味了,抓幾個重點準備結束文章。


來到新部門,打了一天醬油,期間和一個老前輩聊天,他今年58歲,再有兩年就退休了,總共上班38年,也就是說他20歲就開始上班了。他得知我的情況,告訴我說,小夥子,那你還是要加油呢,專業還是不能丢呢,那是稀缺性人才,他說自己那時候都應該考下工程師證會計證的。


既來之則安之,但是我覺得确實就像這前輩說的,會有點擔心目前的工作崗位把自己的專業技能給蹉跎了,必須盡快鍊接上家裡縣城醫院過來人身上的那股能量和力量,不是說完全指望别人來幫自己,而是這樣自己才會更有動力笃定地去前行。


帶了兩本書上班的時候翻了翻,一本是散文集《隻做唯一的我,不做第二個誰》,一本是小說《煙霞裡》,發現文字的世界還是真的比較神奇的,可以讓人安靜地沉浸,減少身邊環境和人事的影響。


晚上去買了一輛電動車,路過海瀾之家時,又給自己買了一件貴衣服,發現人内心的比較之心還是挺折磨人的,我還是時常會想起那些調動離開的同事,我總覺得他們都有家人幫忙,而我自己孤軍奮戰,真的用了身體好大的能量和氣力,怎麼說呢,自己把自己當自己的小孩來養吧,自己善待自己。


一切都是選擇,一切也都是課題,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與自己相對應的課題,勇敢地去面對和穿越它吧。加油奧利給~❤️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