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四氣

中醫中常常說到“氣”,那麼這個氣到底是個啥東東呢?

原來,這個氣還不止一個呢,中醫認為人有四氣——衛氣、元氣、宗氣、營氣。

1.衛氣

衛氣,行于脈外,是具有保衛作用的一種氣。能夠護衛人體、避免外邪入侵,所以被稱為衛氣,具有防禦、溫養、調節汗孔開合等作用,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免疫力。

“正氣足邪不可幹”,這裡的正氣就是衛氣,我們的的正氣越強,就越不容易被外邪感染,不容易生病。。

2.元氣

元氣,也被稱為真氣,是我們人體的本源之氣,由先天之精化生,藏于腎中,後天脾胃運化食物可以補充元氣。

如果消耗腎精太多,人體就會元氣虧虛,造成腎精氣虧虛。

3.宗氣

宗氣,由脾胃運化生成的水谷精氣,與自然界清氣相結合而聚集于胸中的氣,屬于後天之氣的範疇。

宗氣具有行呼吸、行氣血,參與語言、聲音、肢體運動等功能。它的生成直接關系到一身之氣的盛衰,宗氣不足會導緻嚴重的疾病,比如肌無力、漸凍症、猝死等。

4.營氣

營氣,運行于脈中,是具有營養作用的一種氣,與血在脈中營運不休,故稱為營氣。

我們常說的氣血,就是指這個營氣。營氣一弱,就會影響到血的運行,造成人體氣血不足,導緻面色萎黃、月經稀少等症狀。

雖然這些氣叫不同的名字,但它們是一榮皆榮,一損俱損的狀态。

我們一定要認識到氣的重要性,采樣一些食療方法補氣,氣足了,它們就會互相生化,去它需要補充的地方。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