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族C(13)有價值被善待

李老師夫婦被兒子李東接到北京生活已經一年有餘,遠在家鄉的女兒李慧時不時視頻問候:“适應不适應那裡的生活?要不要回來居住?”

得知父母在北京一切安好,李慧心中有一絲絲失落,更多的是欣慰:“父母終于找到了合适的養老地方,我也放心了。”


01

李老師是最後一批上海支援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知青,在農一師短暫休整後就被分到山北邊境團場當老師,後來在當地娶妻生子,老婆桂琴是同事比他小幾歲。

夫妻兩個共同養育了三個子女,老大兒子李東,女兒李慧,最小的女兒李玲。

那個年代雖然物資匮乏,但是李老師夫婦卻對兒子們的教育格外上心,孩子們也不負衆望:大兒子考上機械專科學校畢業後被分到北京一家工廠當技術員;女兒衛校畢業在團場醫院當了一名護士;小兒子趕上上海知青一個子女回上海的好政策,在那裡讀書工作定居。

大兒子在北京和本單位職工結婚成家,很快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忙碌程度可想而知。

那些年雖然交通不方便,夫妻兩個寒暑假轉戰上海和北京與兩個兒子團聚。到北京帶兩個孫子,去上海看望單身的小兒子,那點工資一部分捐獻給了鐵路部門。


桂琴退休那年,遠在上海的老母親半身癱瘓,弟弟和妹妹們都在工作狀态就和桂琴商量:“要不你全職照顧老母親,我們幾個給你開工資,絕對比你的退休工資高。”

面對這些待遇桂琴毫不猶豫地回絕了:“我在邊疆吃了那麼多年的苦,剛剛退休我也想過自己的生活,陪陪老伴,看望子女和孫輩。”

在弟弟妹妹的不理解中姐弟四人達成協議:“每個人照顧母親三個月。”

就這樣桂琴每年回上海三個月照顧母親,順便也陪伴剛剛工作的小兒子。

兩年後,母親自子女們的陪伴下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程,緊接着迎來了小兒子買房、結婚,一年後小孫女順利出生。

桂琴在上海把小孫女帶到6個月,經兒子和兒媳的同意就把小孫女帶到新疆照顧,春節兒子和兒媳到新疆一家人團聚,暑假的時候桂琴和老伴帶着孫女趕往上海,孫女有爸媽陪伴。

直到小孫女上幼兒園,李老師終于迎來退休生涯,夫妻兩個松了一口氣,賣掉團場的老房子拿出積蓄在市裡購買了一套小兩居安度晚年。


老朋友老同事們退休後大部分都在市裡居住,偶爾聚個餐參加一些活動,有時也抱團結伴外出旅行,小日子充實幸福又有質感。

不菲的退休工資支撐着高質量的生活,羨煞同齡人。


02

李老師剛退休那幾年,夫妻兩個過了一段悠閑自在的生活,可是年齡到了七十歲的時候,基礎病就顯現出來:桂琴的關節不好,一直受關節炎的折磨;李老師血壓偏高,靠藥物維持平衡。

兩個人有個小病小災的都是老兩口互相陪伴,不麻煩子女們,偶爾誰回來看望他們,老兩口主動報銷來回路費,孩子們有這份孝心就足夠,怎麼養孩子們破費?

尤其是大兒子李東雖然經濟不錯,無奈老婆是下崗職工,一直在打工狀态,無奈兩個兒子上學開銷壓力還是蠻大的。大學畢業後都留在北京發展,婚房首付就是個不菲的數字。

拿出所有的積蓄給兩個兒子各自按揭一套小兩居,孩子們自己還房貸,裝修李東支持每個兒子一部分,這已經是他的極限。


轉眼間李老師夫婦身體開始走下坡路,獨自在家生活子女們都不放心。

李老師提出自己的想法:“無論到誰那裡,我們拿出一個人的工資當生活費,另一個人的工資我們自己零花。”

小兒子表示無奈:“我們夫婦都在工作狀态,接父母過來也沒有時間照顧,如果經濟上需要幫忙可以支持。”

女兒比較貼心:“把父母的老房子出租,租金在我附近租個小套房,父母一個人的工資請個保姆,我每天過去看看,畢竟我還沒有退休。”

大兒子權衡再三做出決定:“我和媳婦商量過,把爸媽接到我們這裡生活,畢竟北京醫療條件不錯,我也能盡點孝心。”

女兒想說什麼最終還是沒有開口,畢竟自己身不由已。


兒子兒媳主動把主卧給老人居住,除了更換全新被褥,李東還在主卧裡安裝了一張書桌,兩把椅子,方便父母看看書、練習書法。

李老師夫婦倍感欣慰:“大兒子心細想到了我們的需求。”

和大兒子生活在一起後,李老師主動把工資卡交給了兒媳婦,桂琴補充:“我們住在家裡,把那邊房子的租金也給你們。”

家裡突然多了這一筆錢,李東夫婦經濟上寬裕不少,媳婦再也不擔心失業——這個班掙得也不多。

每天早晨一家人吃過早飯,李東夫婦出門上班,李老師夫婦在附近散步,桂琴腿不方便要借助于拐杖,李老師陪在身邊相對安全許多。

中午老兩口用微坡爐熱午飯,飯後午休,下午看看電視、看會書、練練字,一下午的時光就這麼過去了。

晚飯氣氛最溫馨,邊吃飯邊聊家常,其樂融融。

老年人作息規律,早睡早起,把家裡的空間留給兒子兒媳們。

周末天氣好的時候,李東開車載着父母到郊外看看,也不過看個景色、散散心而已,老兩口非常滿意。


有一次在飯桌上,李老師對兒子兒媳講:“現在我們還能自由活動,一個人的退休工資在我們手裡自己支配;要是我們不能自理的話,就用這份工資請個護工;小病就醫我們的存款能支付,要是得了絕症沒必要過度治療。”

“想那麼多幹嘛,這不是好好的嗎?”李東鼻頭一酸,這才感覺到,“父母真的老了,也不讓我這個做兒子的為難。”

“爸媽你們想多了,我和李東照顧你倆,讓外人照顧我們也不放心。”兒媳婦也給老夫妻兩個安慰。

“你們這麼說我也放心了。”李老師通透。

“盡可能少給你們添麻煩。”桂琴補充。

大概率李老師夫婦的晚年生活不會太難——子女孝順是一方面,高額退休金是底氣。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