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讀寫|《了凡四訓:第三篇“積善之方”開篇(237)

...

從8月21日開始,學習明代了凡先生的《了凡四訓》第三篇積善之方。剛剛學完第二篇“改過之法”,積善是建立在改過基礎之上的,不但要改過,而且還要積善。

積善之方開篇用《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開頭,引出“昔顔氏将以女妻叔梁纥,而曆叙其祖宗之長,逆知其子孫必有興者”。即孔子的母親顔氏嫁給孔子的父親叔梁纥,生了孔子這個大聖人的故事,來證明積善的家庭,一定有很多福分和喜慶的事情。

随後,了凡先生講了十個以往發生的真實的行善事例,來證明積善的功德,我現在學習到第二個事例。

...

文中的顔氏,指的是孔子的母親顔征在。在當時,顔氏一家屬于社會底層,地位比較低。孔子的父親名孔纥,字叔梁,習慣上稱叔梁纥,是魯國的大夫。

他長得身材高大碩壯,以勇猛的武士著稱,最出名的當屬兩次比較大的戰功。但到了當下,六十多歲的他屬于落魄的貴族。

人有幸運的時候,也有煩惱的時候,叔梁纥娶妻,生九女,但無子。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但是一個跛子。本想再生一個健康的兒子,可是年齡已有六十多歲,無人肯嫁。

這時顔氏家有三個女兒,他問她們誰想嫁給叔梁纥。大女兒不願嫁,二女兒也不願意嫁,三女兒顔征在表示她願意嫁給叔梁纥。

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因為她的父親“曆叙其祖宗之長,逆知其子孫必有興者”。

孔子的先祖,原是宋國的貴族,是殷商的後裔。相傳,孔子的先祖曾把應該屬于自己的皇位讓給了别人,這樣的舉動是多麼大的謙讓啊,得到的一定是更多的陰德。

這樣顯赫的家族也一定是有德行的,所以顔征在和她的父親沒有隻看當時的條件,而且考慮得很長遠,覺得孔氏家族積下的德行多而且長久,可以預知,叔梁纥的後人裡一定有大富大貴之人。于是顔征在嫁給了叔梁纥,顔征在還向尼丘山禱告,希望生個孝子賢孫,祈求是個有智慧之人,因此他們家出生了一個大聖人。

“孔子稱舜之大孝,曰:‘宗廟飨之,子孫保之。’皆至論也,是與往事征之。”

這一段是孔子稱贊舜的孝是大孝,是至孝。孔子覺得,像舜這樣的大孝,不但配享子孫的祭祀,并且他的世世代代子孫可以保住他的福德,不會敗落。

了凡先生表示,以過去發生過的真實事例,來證明積善的功德。後面講述了十個積善的故事。

...

這是一個大水中救人的故事。福建建甯人楊少榮,他的祖上是以擺渡為生的,有一次雨下得太大,河水漲滿,淹死了很多人。

很多船都去撈取水中飄浮的财物,隻有少師的曾祖和祖父在水面上救人,沒有去撈取财物,鄉裡的人都笑他們是傻瓜。

後來少師20歲就中進士,一直做到三公裡面的少師,皇帝還追封他的曾祖,祖父,父親與少師一樣的官職。少師的後人也出了很多賢能之士。

...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