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系中的陪伴與分離

...

舒服的親子關系,緣起陪伴,終屬分離。

當一個小生命呱呱墜地時,決定了他和父母的關系!小時候是對父母的依戀,父母要做好高質量的陪伴!這時候的關系主要顯現在幼兒對父母的依戀關系!

等孩子慢慢長大父母和孩子的關系主要是分離關系。好多家長都是該和孩子分離的時候!舍不得與孩子分離。不是孩子需要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家長要的是被需要的感覺!孩子被呵護的感覺。父母做不好分離,就和孩子處不好關系!

當然,在孩子0-18個月的時候,以陪伴為主。悉心呵護,用心陪伴。讀懂孩子的需求,給予孩子高質量的全然的愛。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孩子的需求得到滿足!讓孩子有安全感!

當孩子到三到六歲的時候,這是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這時對待孩子不能像0-18月的時候,事事滿足孩子,而是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讓孩子自己知道吃飯了,該坐在桌前,等着吃飯。自己會用勺子。孩子,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像火啦電啦,盡量放安全地方。造成孩子生命危險的這些東西,不能讓孩子試錯。像灑飯摔碗,牛奶灑再地上,這些都可以讓孩子自己做,讓孩子試錯,讓他自己幹。孩子就是在不斷的試錯中成長的。

等到孩子6-12歲,父母應該扮演的角色是導遊和顧問的角色。也就是引導孩子向良性方向發展!指出這件事應該這樣做,這件事應該怎樣做。比如讓孩子單獨做一些科學小實驗,父母在一邊做助手,讓孩子自己操作。對孩子的心智模式發展很有好處。

當孩子到12-18歲的時候,父母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我孩子适時分離。孩子到了這個年齡階段,獨立意識形成,處處感覺到自己!已經是大人了!很多事情不願意家長指手畫腳。這時候家長能做的隻有愛和支持。這時候父母就做到果斷地的轉身,放手孩子。

陪伴和分離,是相符相承的!心沒有力量分離,12-18歲的孩子已經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判斷事物的能力,做好了和父母分離的準備。可是父母沒有做好分離的功課。和孩子依依不舍。

我們大家都熟知的一種說法,有種冷叫媽媽的冷。媽媽自己冷,為孩子也冷。催促孩子穿衣服,無形中就成了一位唠叨的媽媽。端茶遞水,卧室送水果。關心得無微不至。

這時孩子感受内心感受的不是愛,是内心的枷鎖!孩子想分離還,父母卻牢牢的把孩子拴在身邊,内心才會安甯。父母擔心孩子離開父母,什麼事都做不好。不相信孩子能把自己管理好。家長要做到與孩子分離,平常就要多學習,就讓我們先從微笑、擁抱、說好話、開好處家庭會議、培養興趣這六個方面做起!

家長的心态擺正了,放手了,孩子放下了包袱,擺脫了枷鎖,孩子自由自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時候父母面帶微笑,滿含贊許的目送孩子的背影漸行漸遠,漸行漸遠。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