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耆耈”這四個字你認識嗎?是什麼意思呢?讀錯小心鬧笑話

我國的古代,老人的年紀大多被文雅的美稱所代替。特别是壽誕之日,或者是向其問候時,更多是以花甲、古稀等敬稱相呼。那麼,你知道“耄耋”、“耆耈”指多少歲嗎?又是怎麼讀呢?

五十歲

人們常說,“人生百歲”,五十歲就是“年逾半百”。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天命之年”就是五十歲的另一種稱呼。

《禮記·曲禮上》中的“五十曰艾”,是說老年人頭發蒼白如艾蒿,所以五十也叫艾老。

六十歲

我國幹支記年是以60年為一個輪回的,所以有60歲為“花甲之年”的說法。

又由于孔子說過“六十而耳順”,所以60歲又被稱為“耳順之年”。

其他,還有耆(qí)年、平頭、還曆之年、杖鄉之年等,也都是對60歲老人的敬稱。

其中,耆,指六十歲。耆艾,泛指年紀大。耆艾而信,年紀大而又有威信。

七十歲

杜甫在《曲江》中寫道:“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是70歲稱作“古稀之年”的緣由。

杜甫這句詩不過是說70歲是人生的一道門檻,并沒有稀有之例,早在漢代,王充就在《論衡》中說過:“上壽九十,中壽八十,下壽七十”,既然是“下壽”,何來稀有。

事實也證明,古代70歲的人并不“稀”,就拿唐代來說,以白居易為首的“香山九老”,人人都在70歲以上。

《論語》中有“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之說,所以,“從心之年”也是稱呼70歲老人的。

八十歲

“六十杖于鄉,七十杖于國,八十杖于朝”。

既然有“杖鄉之年”(60歲)、“杖國之年”(70歲),肯定有“杖朝之年”了,這就是八十稱作“杖朝之年”的來曆。

但八十歲到九十歲,還是多稱作“耄耋”,拼音讀作mào dié。

耄、耋也是語出《禮記》,但在古代,很少連用,常常分别代表八九十歲和七八十歲。

如今的耄耋,是年老、高齡的代名詞,是高齡的統稱。

同理,我們再說說耆耇,拼音讀作qí ɡǒu,耆為六十歲、耇為九十歲,指年高望重者。

出處是《四子講德論》:“龐眉耆耇之老,鹹愛惜朝夕,願濟須臾。”

值得一提的是,字典中歸屬于老部的字不多,一共就隻有孝、者、耄、耆、耈(省筆作“耇”)、耋這麼寥寥六個罷了;而且除了孝、者之外,字義全與老年有關。

對于耄耋(mào dié)一詞,大家相對熟悉,而關于耆耇(qí ɡǒu)則比較陌生。

耇(ɡǒu),在金文中是會意字,表示老人已經駝背了。它的本義是指老人面部的色素沉澱,俗稱壽斑。

一百歲

“百年曰期頤”,也是《禮記》上說的。

“人壽以百年為期,故曰期;飲食居處動作,無不待于養,故曰頤。”

老人年齡的美稱,有時可以加在一起計算。

相傳乾隆曾給一位一百四十八歲的老人賜了一副對聯:

花甲喜重逢,更加了四七歲月;

期頤祝再至,還應有五二春秋。

花甲”是六十歲,重逢就是兩個花甲,那就是一百二十歲;四七歲月用了乘法,四乘以七是二十八,具體算式是:60×2+4×7=148。

下聯中的“期頤”是指一百歲,“再至”就是再來個一百歲,那就是兩百歲,但是現在才一百四十八歲,還差五十二歲:200-148=52,所以說“還應有五二春秋”。天衣無縫,妙趣橫生。

另外,不隻有整十整百才有美稱,這中間的很多年齡都有敬稱。

比如,“順暢之年”是66歲的敬稱,源于民間酒令中的“六六大順”;

七十七歲稱為“喜壽”,是因為草書的“喜”字是由“七”、“十”、“七”三個字組成的;

88稱“米壽”,是因為“米”字裡面含有“八”、“十”、“八”三個字;

至于99稱為“白壽”,是因為“百”字去“一”就是“白”字的緣故。

還有一個“茶壽”是108歲。原來“茶”的“艹”字頭是由兩個“十”字組成的,中間的“八”字和下面的“木”字,正好是“八十八”,再加上上面的兩個“十”,恰巧是108。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