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當下并不容易

文/艾尼

不能活在當下的人從來沒有欣賞過花花草草,不曾駐足體驗過世界的美好、人情的美妙,他所感知到的世界其實是狹隘而蒼白的。

在生活中會看到,很多人雖然很喜歡和向往活在當下,卻并沒有真正地活在當下。這可能是因為他們的生活狀态是很急迫的,活得非常迫切的人是很難有當下的。

...

電影《阿飛正傳》中有一段台詞: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隻可以一直地飛呀飛,飛得累了便在風中睡覺。這種鳥一輩子隻可以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

人一生的曆程就是從出生走向死亡,活得迫切的人就像這種無腳鳥一樣,必須一直飛,無法停下來。沒有辦法停下來的人,人生是沒有停歇的,不管是對于家庭還是事業,他都在為成為更好的自己或者追求更大的成功而努力。一個目标達成了,他馬上又給自己立下另一個目标。

從表面上來看,這樣的人似乎活得很求進取,但是這種不停歇的狀态會帶來很多問題,比如身體出現疾病,承受長期的精神壓力,等等……他們的人生意義完全構建在這種奔跑上,他從來沒有停下來去看看自己在生活中已經擁有的東西,從這些擁有的東西中獲取人生的價值。一旦生活出現意外,就可能會被強烈的失控感擊倒,輕則消沉,重則進入一種焦慮或抑郁的病理性狀态。

...

每個人的人生都會走到完結的那一刻,無論你在人生中經曆過什麼輝煌或不堪,到了人生完結的時候,你的生命本身、你這個人,連同你的名字,都會消亡。

由此會意識到,如果有一天我們不在了,而記得我們的人也不在了,那我們就等于徹底歸于虛無,就好像從來沒有存在過,也許是因為我們難以接受這份必然的消亡,所以我們不斷朝着目标進取。這可能是一種回避,我們是在用這種像無腳鳥一樣不停地飛翔的方式來給自己制造一種錯覺,一種“我待在永恒的追逐裡,生命就不會結束”的錯覺。但是,這種“永恒的追逐”會讓我們活得非常累,而且最終這種錯覺也會幻滅。

...

有的人也許會質疑我,認為我在否定進取的價值。生活中的确有很多這樣的人,如果你對他說要活在當下,他馬上就會覺得你是在讓他不思進取。

但進取和不斷進取、努力和無法停止努力、要求和要求越來越高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進取”“努力”和“要求”這三個詞本身是中性的,無所謂積極或消極,但是不斷進取、無法停止努力和要求越來越高這三件事會消耗我們内心的能量,讓我們無法獲得滿足感和幸福感。

其實,這也是很多人行至中年乃至老年需要去面對的巨大的心理危機。很多人到了這個時候才會明白,我要重新構建我的人生。

活在當下的人生态度引導我們去肯定和珍視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讓我們将投向未來的目光收回來,重新審視當下的自己。活在當下其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傳遞的是一種人生的真實。

活在當下能讓我們看到眼前所擁有的美好事物,比如溫暖的家庭、可愛的朋友、真摯的同事;能讓我們将生命中那些寶貴體驗當作我們的人生财富,從當下的這種獲得感中獲取心理能量。

...

我們生命中的一些時間是需要拿來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的,這會增加我們的感官體驗和内心的豐富度,使我們不斷獲得幸福感。

整個生命都是我們自己的,為什麼不能夠拿出一些時間來浪費,尤其是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呢?這是我們對自己的生命所享有的權利。别忘了,我們需要在追求目标和休息之間始終保持平衡。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