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閱讀

最近看書有點倦怠,提不起精神,不少書就隻是翻了翻前言,而無法持續,有點懊惱。

後來嘗試着逼迫自己每天閱讀幾章,但畢竟強扭的瓜不甜,囫囵吞棗的後果就和沒讀差不多,還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

這兩天在看《樊登讀書法》,有了一些體察。

樊登說要抱着解決問題的态度去找書、讀書,這點是沒跑的。

一定程度上,我是一個目的性很強的人,看書要麼就看自己喜歡的作者(比如:吳軍老師),要麼就是對自己有幫助的(比如:理财、養生等)。而如今的閱讀兩者都不沾邊,無疾而終才是正常的結果。

其次,樊登老師沒提到的,結合自己近期的狀态,還有一些發現。

人的精力水平也決定了閱讀的廣度和深度。就比如說,近期我睡眠不好精力不濟,以往睡前能看的哲學書,現在連一個字都讀不進去,害得我連忙用舒緩類小說或者生活美學這類純欣賞類的書籍替代(也有助于催眠)。當然,精力好的白天還是能勉強看一些的。

當然,人的認知水平也不可能一下子突變,一些對于精英來說稀松平常的書籍,到了自己這邊就嚼都嚼不動,這時,聽名師拆書就是一個不錯且高效的方式,但關鍵要找對師傅。

話又說回來,如何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去找到合适的書,也是破費周章的事情。這裡涉及到界定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一系列專業步驟,所以最終能遇到一本令人拍案叫絕、相見恨晚的書真是要靠緣分和自己的眼力勁。

當然,對于我這個囤書愛好者來說,以書找書,主題閱讀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圖片來源于網絡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