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才能夠讓孩子自動自發的去學習?(二十五)
還記得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提到的那個2015年的女孩嗎?皮膚黑黑,個頭小小,内向。她的媽媽經常因為考不好而揍她。和這個女孩同班,還有一個女生,上課聽講很認真,記筆記很全面,筆記也整理的很好,作業也獨立完成,但是就好像在學習上沒有“開竅一樣”,做題很死闆,題目稍微變化一下就不會了。可能很多朋友會說,“這是不是就是有些文章裡面提到的叫‘假努力’,假裝很勤奮的學習。”其實,據我當時的觀察(我是任課老師),她也不是假努力,她是真的很用功,但就是事倍功半,因為她缺少一個很重要的學習組成部分——學習方法。
我們經常稱贊一個學習上能力突出的孩子,會怎樣稱贊?“嗯嗯,這個孩子學的快,會的多……”
“學的快”,是說這個孩子在學習上花的時間少;“會的多”,是說這個孩子學習的效果很好;綜合起來說,就是花最少的學習時間,得到最大的學習效果。這是任何一個自主自動自發學習的孩子都想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一個學習者的最終夢想,而這,也就突出了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每年的高考季結束之後,總會有記者去采訪今年某某地區的高考狀元誰誰誰,中考狀元誰誰誰。而,記者采訪的時候,這些狀元們99%都會有一個标準答案,叫做“我從來都沒有上過補習班。”真沒上過,假沒上過?誰也不知道。反正如果采訪我,我也不會說我上過補習班的。為什麼?因為如果我承認上過補習班,不就意味着我能力不足以支撐為一個真正的學霸嗎?
但是,真?假?這個不是我們今天要讨論的問題。我們要讨論的問題是:為什麼很多孩子上過補習班,但是成績一如既往的邋遢?!這其實就牽扯兩個問題,而這兩個問題實際上都與學習方法有關:其一,什麼樣的孩子上補習班有效果?其二,為什麼有些孩子上了補習班還是沒多大的作用。
首先,什麼樣的孩子上補習班有效果,或者你的孩子适不适合上補習班,為什麼說和學習方法有關呢?
因為上不上補習班的前提不是孩子的學習成績,而是孩子考完試之後的卷面分析,卷面分析的結果決定了這個孩子适不适合去上補習班?上怎樣的補習班?而卷面分析就是學習的一種方法。
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每逢期中、期末大考之後,隻有家長知道,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孩子考試成績不錯,樂樂呵呵的過一個假期;有的孩子考試成績不太好,有可能拿着成績一回家就是一頓男女混合雙打。我們在《怎麼做,才能夠讓孩子自動自發的去學習?》的全系列文章中一直在強調:考試,隻能代表一件事情,就是“查缺補漏”。看看孩子前兩個月或者前四個月什麼内容掌握了?什麼内容學得模棱兩可,什麼内容完全沒有學會。打罵孩子對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并沒有家長想象的那麼有效。
舉例來說,你和你老公吵架,在吵架的過程中,情緒會很激烈。在情緒激烈的過程中,你會聽他跟你講道理嗎?你會注重道理嗎?不會。我們注重的就是在那個當下趕緊把我們的情緒發洩出去,至于對方講了什麼,說了什麼,道理是什麼,誰對,誰錯,誰該做什麼,我們根本就不在乎。
同理,當孩子把不太好看的考試成績拿來給家長簽字的時候,家長的情緒會迅速的被考試成績帶動起來。不管是難過也好,悲傷也好,無奈也好,憤怒也好,被帶動起來的情緒都會被家長不自覺地傾瀉出去。注意,情緒是會傳染的。當家長把情緒宣洩給孩子了之後,孩子受到家長情緒的感染,他的情緒也會被帶動起來。在這個當下,事件的兩位當事人——父母和孩子都在情緒中。跟剛剛夫妻吵架的情況一樣,同在情緒中的兩個人是無法溝通,也無法去說服對方的。所以,一邊是父母在宣洩情緒,一邊是孩子被帶動情緒,你說了什麼,孩子的心是封閉的,根本沒有聽進去。
之後呢,家長通過宣洩的方式把情緒疏導出去了,家長的情緒慢慢平和了,但是孩子的情緒呢?因為家長調動的原因,孩子的情緒在不斷地上升,當家長情緒平和的這一刹那,孩子的情緒到達了頂峰。然後,家長開始平和的說,“來,我們看看你還有什麼地方不會,有哪些地方需要學習和改進。”
因為家長的情緒平和了,孩子的情緒開始慢慢從頂峰下降,等這邊家長把卷子中的錯題輔導完,那邊孩子的情緒剛剛平複下來,結果——在情緒中的孩子,道理,道理沒聽到,錯題,錯題也沒學會,然後家長說,“去,回你房間去,好好學習!”前前後後總共折騰了一個多小時,結果對于教育孩子這件事,啥事也沒幹,啥作用也沒起,孩子就回房又開始延續以前的狀态學習了。
得不償失。
那麼,如果我們拿到孩子不太好看的考試成績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管理你的情緒,控制它,管理它,不要讓它來控制你。我們得知道,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和孩子掌握知識的牢靠程度成正比的,孩子掌握的知識越多、越好、越熟練、越牢靠,孩子的考試成績就會越好。所謂“熟能生巧、水到渠成”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最應該做的事情不是因此考試成績不好而去發洩情緒,而是應該遵循考試的正常邏輯,來給孩子查缺補漏。
第二,知道了查缺補漏的目的,我們就需要幫助孩子進行整個卷面的卷面分析。我們可以把卷面簡單地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完全不會的題目。就是孩子一點解題思路、解題想法都沒有的題目,完全不知道該從哪裡入手去破題的題目。找到這樣的題目,标注出題号,核算出因為這種類型題目而丢失的總分;第二部分,模棱兩可的題目。什麼意思?就是孩子覺得好像會做,但是又不太會做的題目。比方:ABCD四個選項裡面,明确的知道A和C是錯誤的,但是B和D到底哪個對,哪個錯還是不太會選。像這樣的題目,标注出題号,核算出總分;第三部分,粗心的題目。會做,但是因為粗心做錯的題目,标出題号,核算出總分。
當我們拿到這三個總分,我們就可以分析出孩子應不應該參加補習班,或者進行怎樣的補習了。
比方說,如果完全不會的題目的總分遠遠高于模棱兩可題目的總分和粗心題目的總分。那麼,像這樣的孩子,前一段時間完全沒有在學習的狀态,基礎沒有打牢,所以更适合一對一的家教,着重幫助孩子彌補以前該學科的知識點漏洞。
如果,模棱兩可的題目的總分遠遠高于完全不會的題目的總分和粗心題目的總分。那麼,像這樣的孩子基本屬于三種情況:1. 習題量不夠;2. 解決的錯題量過少;3. 知識點沒有架構成知識體系。無論是三種情況中的哪一種,都可以考慮給孩子報一個正規的補習班幫助他。
補習班是做什麼的?很多家長忙着給孩子報補習班,但其實補習班真正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給學生以什麼樣的幫助,家長壓根就不了解。很多時候是看着别人報了班,“哇,有效哎,我也報!”結果,自己家的孩子報了班,啥用沒起,啥問題沒解決。
補習班跟學校教育有區别嗎?有,最關鍵的是側重點不一樣。
學校教育的側重點是“知識點的普及”。舉個例子,就像在學習的海洋中撈珍珠。每一個知識點就像知識海洋中海底的珍珠,學校的教育就是教會孩子們潛入海底,去把知識的珍珠撈起來,裝到自己的兜兜裡,把每一個知識點學會。
補習班呢?側重點在于“把知識點架構成知識體系”。所以,想要孩子在補習班補習有效果,前提是孩子的兜兜裡得有珍珠。如果一個孩子本身的知識點掌握的不好,那麼他上補習班也沒有多大的作用,反而找一個有經驗(中考或高考經驗)的老師進行一對一的複習知識點的補習對孩子的幫助更大。
一個知識點從學習到應用基本分成四個階段:知識點的信息接入→知識點的架構→知識點的拓展→知識點的應用。其實,本來學校的教育是應該涵蓋這四個階段的,但是,當過教師的朋友都知道,教師這個職業實際上要比很多朋友想象中忙碌很多,除了常規的備課、代課、批改作業之外,還要學習、開會、評職稱、優質課、各種各樣的總結,應付上級機關的監督和檢查等等。并且,即便僅僅是教學,每天40到45分鐘的課程,主課一周四到五節課,堪堪能把知識點講完,讓孩子們學會,時間就已經很緊張了,所以根本沒有時間給孩子們去架構知識點。而一個知識點要想熟練的應用,架構和拓展是必不可少的步驟。
所以,現在明白為什麼很多學霸說他們根本沒有上過補習班了吧?因為,如果一個孩子能夠自己架構和拓展知識點,把一個一個的象征知識點的珍珠穿成線,做成珍珠項鍊,或者織成片,織成珍珠衫,形成知識網絡,那麼他真的不用去補習班,因為他自己就把補習班的工作做完了。而如何架構和拓展知識點,其實又屬于學習方法的一種。很多孩子不會,就像咱們文章開頭聊到的那個女孩,她不會架構和拓展知識點,所以她的學習就是事倍而功半的。
那麼,如果粗心題目的總分遠遠高于其他兩項呢?家長首重應該解決孩子粗心的問題。
學習是需要方法的,遺憾的是幾乎沒有學校有時間和精力教孩子如何學習,其實也很少會有老師去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而實質上,學習是一系列的行為。不同學生身上會體現出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法。有的方法是刻苦、努力、勤奮,依靠重複練習,強化機械記憶,從而取得一定的成績。這些成績是基于個人強大的毅力和大量的時間積累而得到的,耗時很長,成效緩慢,因為大家這樣學習,依靠的是記憶一些僵硬的、孤立的信息點。而那些掌握了學習方法的學生能建立一套關聯延續的、有網狀結構支撐的理解型記憶系統,能讓學習的時間更少,卻能取得更顯著的學習成效。
我是麒麟爸爸,曾經在一線教書十餘年,現在側重于精研未成年孩子心理因素與學習成績之間的關系。今天到這裡,我們曆時近30天,幾乎每天更新一篇的有關“怎麼做,才能夠讓孩子自動自發的去學習?”的主要内容就講完了。下一期是我們這個系列的最後一篇——有關“怎麼做,才能夠讓孩子自動自發的去學習?”的小結篇,歡迎朋友們繼續關注我們,謝謝大家!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轉發或者收藏,關注亦無不可,我們下期再見。
- 上一篇 有一種婆婆太雙标,面對兒子兒媳兩副面孔
- 下一篇 培養孩子的自主選擇權,助他早日長大
添加新評論